多措并舉,提高文物古建筑防災減災能力
文物保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提高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防災救災能力,是協調文物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應有意義。目前,迫切需要綜合利用人民防空、物質防空、技術防空等手段,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走出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將文物防災減災納入國家和地方應急管理體系。文物防災減災工作雖然以文物部門為主體,但在災害發生和災后應急救援過程中,屬于重大社會突發事件,應當按照國家應急管理制度組織實施,動員有關部門參與,快速聯系。同時,要充分發揮文物所在地居民的積極性,組織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
制定和完善文物建筑防災減災應急預案。不斷完善文物災害風險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判斷、災害預防、災害處置、信息報告、災后維修等一系列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有效提高文物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對于風險突出的古代文物和易發災害地區,也應盡快制定風險管理計劃。
加強文物建筑的日常監測,建立預警機制。做好文物建筑的日常維護,定期檢查,盡快發現問題。支持現有結構安全風險的部位,定期清除溝渠和排水管孔的堵塞;定期疏浚古建筑周圍的排水系統,定期檢測和維護結構系統。提前預測部署,加強預警預報,消除安全風險。
做好災后損壞文物的搶救和搶修工作。文化保護單位應當收集和保存損壞的文物部件或者部件,進行文物災害風險評估,并做好搶救和維修分類帳。在不改變文物原狀、不影響文物安全和環境特征的前提下,同時考慮、設計和實施建筑加固、減震、防滲等文物防災措施。
提高文物本體的防災能力,實施整體保護。組織文物本體專項系統研究,深入挖掘文物獨特的防災體系和防災功能,吸收古建筑建設和防災智慧,盡可能保護文物安全。采取差異化防災措施,結合現代防災技術,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空間防災體系。對周圍環境要采取整體保護的思路。
注重科技應用,加強技術支持。采用5G、“互聯網+數字雙胞胎、區塊鏈等技術建立文物保護監測平臺,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監測文物及周邊環境,實現數據的實時分析和預警設置,特別注意氣象數據與其他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借助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研究不可移動文物疾病的評價和形成機制;提高疾病治理水平,對不同類型的疾病和災害提出不同的保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