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先農壇建筑故事
北京先農壇位于永定門大街西側,與天壇東西相望。建于明永樂18年(1420年),原名“山川壇”。
嘉靖十年(1531年)在內壇墻南部建天壇、地只壇,形成了現在先農壇的格局。
明朝萬歷四年(1576年)將山川壇改為先農祭壇,設立先農祭壇祭壇署,鑄先農祭壇祭壇署印刷。清朝以先農祭壇的名義使用,并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大規模改造。祭祀先農神的祭壇是清乾隆十九年重建的。
祭壇是方形的,一層,南面的,磚石結構。明清時期,每年仲春亥日,皇帝要么來這里祭拜先農,要么派官到“一畝三分”的土地上行,扶犁親耕。
太歲殿
太歲殿祭祀太歲神。據說太歲神是木星,是值班之神。每年12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季節有三位將軍,每月輪流值班。東西兩個大廳有六個,共有十二個。成龍配套設施,有完善的組織領導體系。
太歲殿是第一個農業世界中最大的單一建筑,建于明永樂18年(1420年),也被稱為太歲壇。在明嘉靖之前,太歲、雷雨、山、海瀆等神都在這里崇拜,然后專門用來祭祀太歲和12月等自然神。明清時期。每年冬至或第二年春季,以及水旱災害,都要在這里祭祀太歲。
慶成宮
慶成宮建于明天順三年(1459年),當時被稱為“齋宮”,是皇帝祭祀親耕前齋戒的地方。但建成后基本沒用過。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名為“慶成宮”,成為皇帝行耕后休息獎勵百官茶果的地方。慶成宮前殿有一個寬闊的月臺,可以舉行祭祀禮儀活動。
神廚院和屠宰亭
神廚院建于明永樂18年(1420年),是祭祀先農祭壇上諸神準備犧牲祭品和存放先農神牌的地方。
神廚院占地面積約3790平方米(不含屠宰亭),位于北向南。“北正殿五室,藏神牌,東為神庫,西神廚五室,左右井亭一室”(《日下舊聞》卷55)。
神廚庫東側的六角井亭
屠宰亭庭院是祭祀先農祭壇神時屠宰犧牲的地方。室內明間中心有一個洗滌池,池上下都有排水口,屠宰過程中產生的毛血等物質可以流入其中。
屠宰亭的屋頂形式是重檐懸山頂,在中國現存的明代官方建筑中很少見,被稱為“明代官方建筑中的孤例”。
神倉
神倉位于太歲殿東,原為明代旗旗廟,清乾隆18年(1753年)改造為神倉。明清時期,皇帝親耕的土地收獲的糧食儲存在這里,作為首都皇家寺廟祭祀的祭品。
為了保護這些食物免受害蟲和霉菌,建筑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雄黃玉(三硫華砷)彩畫,顏料毒性大,可驅蟲;為了方便通風,防止谷物霉菌,倉庫上有一個窗戶。
位于太歲殿南側的具服殿、觀耕臺、皇帝一畝三分。
觀耕臺是皇帝觀看大臣耕種儀式的觀耕臺。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磚石結構,臺高1.6米,平面19米見方。須彌座用黃綠色玻璃磚砌成,裝飾精美。
臺北大殿是具服殿,是皇帝親耕前更衣的地方。
臺南是皇帝親耕籍地,即一畝三分地。
“一畝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意思是他們自己的力量范圍。它的來源與先農皇帝“親耕”的土地有關。明清時期,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會去先農祭壇祭祀農耕,“親耕”的地塊面積恰好是“一畝三分”。
雍正皇帝在先農壇行耕種儀式(局部)郎世寧畫
為什么皇帝“親耕”的籍田不大不小,必須定為“一畝三分”?據說有兩種說法:
第一,取其象征意義。在中國古代,13579被認為是陽數,1和3是陽數中最小的兩個。因為皇帝是天子,既要親耕,又不要太累,所以設定最小的土地面積作為土地,意思是“示范耕耘”,所以一畝三分。
還有一種說法是,它與當時中國的行政區劃有關,有13個行政區劃,當時被稱為“十三大都市”,所以“一”和“三”被用作土地面積。
北京先農壇的“一畝三分地”長11公斤,寬4公斤,分為12個邊界。中間是皇帝親耕的地方,三公九卿從耕,位于兩邊。按照古制,皇帝親耕時,要右手扶犁,左手握鞭。
先農壇臺
先農壇臺位于明永樂18年(1420年)開放的古壇區。壇臺朝南,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四面各有八層臺階。明清時期,皇帝在仲春時節來到這里祭拜先農。
天神壇和地只壇
天神和地只壇是明嘉靖時期根據規章制度改革的需要,在先農壇內壇南門外增建的,供奉風云雷雨、山海瀆等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保佑農業豐收,成為中國古代重農尊祖思想的體現。天神和地只壇的形狀已經消失了。目前,仍有保存完好的地只壇石龕移入博物館,只有原來的形狀是用綠色植物示意的。
祭壇位于朝南的一個大院子里,四周圍有兩座墻。東是天壇,西是地壇。兩個祭壇同高,但面積不同。天壇比地面上的祭壇小近一半。有一堵墻。墻上夾著三扇格子星門和一個石龕。
天壇石龕位于北面,白色,雕刻流云,海水懸崖圖案,為風、雨、雷、電四天神。南面只有壇石龕,五座,青白,三座山形,五岳,五鎮,五山神;兩個雕刻的水圖案,四個海洋,四個玩忽職守的神。祭壇的東祭壇也有自己的石龕,東面是京畿道山神,西面是世界山神,有地方,全國,照顧非常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