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墻錦繡-中國傳統建筑影墻(二)
接下來,蕭墻錦繡-中國傳統建筑影墻(1)
16.河南洛陽山陜會館琉璃墻/清晰
墻高7.6米,寬13.2米,由青石須彌座、墻體、硬山綠琉璃瓦屋頂自下而上組成,立面呈“凸”形。中間鑲嵌彩色琉璃方磚,中心為“二龍戲珠”,東側為“獅子娛樂”,西側為“云龍戲水”。
17.湖北十堰武當山紫霄宮反八字影壁
紫霄宮位于湖北省武當山展旗峰南部。它是武當山保存良好的皇家寺廟建筑群。它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它在元、明、清時期被重建了很多次。宮殿里的反八字影墻可以更好地增加建筑的勢頭。
18.北京北海九龍壁/清
九龍墻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原位于大圓鏡智寶殿前。九龍墻高5.96米,長25.52米,是寺廟的頂部。影墻四面鑲嵌424塊彩色琉璃瓦,盤龍635條。中國有三面九龍墻,只有一面是雙面墻,展現了清代琉璃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
19.山西祁縣喬家大院影壁
參與磚雕的文字大多采用平雕或雙鉤線雕刻技術。在喬家大院第四院承載的“知足閣”中,有一座著名的磚雕影墻,頂雕蝙蝠,下雕流云,寓意“萬福流云”;中間雕刻喬家的女婿,現代著名書法家趙鐵山寫的“省分格”,省就是省,分就是責任,警告人們要滿足,不要貪婪;周圍雕刻著“暗八仙”等吉祥圖案。
20.福建泉州開元寺影墻/清
開元寺的影墻位于泉州城隍廟前,是城隍廟的附屬建筑。影墻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中間鑲嵌著一片巨大的麒麟。構圖上的大量空白使形象鮮明有感染力。
21.北京故宮木影壁
木影墻位于故宮養心門內,雙面涂有朱漆,貼有金框線,墻心采用貼金“五福捧壽”圖案。中間的“團壽”由壽字左右兩個字組成,寓意萬壽;五十四朵五彩繽紛的流云環繞。
22.四川資中文廟影壁/清晰
資中文廟位于資中縣重龍鎮文廟街1號,建于北宋雍熙年間(984-987),位于縣城大東街。清道光九年(1829)遷至今址,道光十五年(1835年)竣工。寺廟采用復式四合院布局,建筑格局完整。寺廟的影墻是掛在山頂上的紅墻,墻間有七孔圓形鏤空雕刻,做工精美。
23.河北正定隆興寺墻壁/清晰
照壁位于龍興寺南端,重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石頭的須彌座沒有雕刻。墻的四岔角用綠色玻璃雕刻牡丹,墻的中心是由高浮雕玻璃磚制成的“二龍戲珠”圖案。
24.四川成都陳民居影壁/清
陳的民居位于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天鵝村,是清代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院前照墻,八字粉墻兩側分布,墻上刻有浮雕石刻,福壽二字和蝙蝠圖案工藝嫻熟。
25.山西晉中常家莊園敦仁府影壁/清
敦仁府“敦仁和諧”的影墻呈鵝翅形,雕刻精美,造型美觀。主墻寬4.2米,圖案周圍鋪有奎紋,上中心用盤長紋連接,上端刻有托盤,外面刻有書箱和畫卷,下面刻有“玄武殿”。兩側副墻各寬1.5米,上面刻有護墻文字。影墻后面有雨,方便行人避雨避雪。
26.河南社旗山陜會館琉璃影壁/清
社旗山陜會館是中國著名的清代商業會館。會館前院南端是一座巨大而華麗的琉璃浮雕墻。高10.3米,寬10.6米,下面是石頭胡須座,上面覆蓋著綠色琉璃瓦的硬山頂。墻體用100塊琉璃方磚砌成“龍虎斗爭”、“魚躍龍門”、福、陸、壽等傳統吉祥圖案。
27.山西靈石靜升文廟影壁
陰影墻是一座雙面鏤空雕刻。墻心建于元代,面積22.8平方米,內容為“鯉魚躍龍門”。龍門氣勢磅礴,云海中二龍飛躍,露出藏尾。水中還有幾條鯉魚爭相追逐。整個畫面充滿活力,氣勢恢宏。
28.山西陽城皇城相府影壁/清晰
山西磚雕以晉中地區為代表,尤其是清中期以后,富裕家庭往往用磚雕來表現自己的財富。影壁磚雕的主題通常是福壽。影壁頂部的正脊雕刻,兩端的瑞獸雕刻,屋檐下有斗拱和垂花柱,給人一種華麗的感覺。
29.浙江寧波天一閣秦氏支祠影壁
秦氏祠堂規模宏大,在南方留存的家族祠堂中具有代表性。祠堂的影子墻簡潔明了,中間裝飾著“福”字和蝙蝠圖案,墻頂兩端裝飾著水龍頭和“福祿壽”三星人物。
30.云南大理白族民居
“三坊一墻”是白族民居中常見的一種形式。墻壁通常面向大廳,非常裝飾性。墻頂覆蓋著綠色的瓷磚,四個角稍微翹曲。白人提倡白色,整個墻主要是白色的,在屋檐下和陰影墻的左右兩側,框架是用深色的薄磚框架制成的。在框架中畫出各種吉祥的圖案或著名的詩歌句子。在墻的中間,通常鑲嵌著圓形圖案或文字作為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