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墻——古建筑中的浪漫元素
中國古建筑中有青瓦青磚女兒墻,青磚、青瓦大家應該很熟悉,那您知道女兒墻是什么嗎?
何為女兒墻?
女兒墻在古代時叫“女墻”,《辭源》中對女兒墻的解釋是: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女兒墻建于城墻頂的內側,一般比垛口低,是在城墻壁上再設的另一道矮墻。
崔豹《古今注》說:“女墻,城上小墻也,亦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包涵著窺視之義,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態,在城墻上筑起的墻垛,所以后來演變成一種建筑專用術語。
女兒墻的由來
在古詩文中也能經常見到女兒墻的身影,那么女兒墻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官舍已空秋草沒,女墻猶在夜烏啼。——劉長卿《登余干城》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李賀《石城曉》
來源傳說
相傳,古代有一個砌匠,因為平時很忙,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女兒出去做活兒,一日在屋頂砌筑時,小女不慎墜屋身亡。匠人傷心欲絕,為防止悲劇再次發生,匠人在屋頂砌筑一圈矮墻,稱作“女兒墻”。
史書記載
《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墻,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女子相對較低,于是被用來形容小墻,這也是女兒墻名字的由來。
女兒墻在古代
關于女兒墻在古代的作用,我們可以從歷代的文學記載中探知一二。
軍事作用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只見女墻邊虛所搠旌旗,無人守護。”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墻邊,望下先把樸刀虛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
可見女墻在軍事上有掩護守城士兵之用。
社會作用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記·居室部》中寫到:“予以私意釋之,此名以內之及肩小墻,……,豈婦人女子之事哉?”按照李漁的書中記載的,“女墻”則應是用來防止戶內婦人、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墻。
女兒墻的浪漫詩意
古時候的女子大多久鎖深閨,足不出戶。但是小墻高不過肩,既可以欣賞墻外之春光美景,又可以窺探自己意中之人,所以這女兒墻又成就了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的關于女兒墻內外的神秘窺望和富有詩意的描述。這種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卻隱藏著極為豐富的意韻。不倚短墻,怎知春色含蓄之美?
女兒墻在現代
如今,女兒墻的建筑學功能一般為美化建筑物、保護人員安全、防水收頭。根據國家建筑規范,女兒墻如今是建筑的專用術語,擁有嚴格的規范參數:
上人女兒墻
依國家建筑規范定,上人屋面女兒墻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在保護人員的安全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業者刻意搭蓋違建。
不上人女兒墻
不上人屋頂的女兒墻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可以固定油氈或者防水卷材,此種類型的女兒墻一般高度為0.6m。
伴隨社會發展,城市和鄉村建筑逐漸同樣化,女兒墻的浪漫和詩情畫意已不再是國人津津樂道的內容,而是建筑業專用術語,就算在建筑從業人員眼中,女兒墻也僅僅是國家建筑規范中的幾十厘米高的一堵矮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