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收藏家才29歲,卻在南海開辦了一家古建筑館
在南海丹灶鎮(zhèn)仙崗村,仙崗書院大門敞開,“咿咿呀呀”的粵劇聲飄來,尋聲而去,一個一米八高的大扇古屏風擋住了視線,繞過去,一個金漆木雕的古舞臺映入眼簾,兩個年輕人穿著現(xiàn)代服裝,融合講古和粵劇兩種形式,排練《桃園三結(jié)義》。
在粵劇聲中,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書院里,看著滿屋子的金漆木雕、滿洲窗、牌匾等嶺南特色古物,仿佛時光倒流,穿越回一個世紀前。
這些古物的主人是張宇昊,一位29歲的年輕收藏家,他想用這一件件古董,重塑嶺南文化古建筑。除了古建筑館,他還想用藏品打造武術(shù)館、嶺南飲食文化館、傳統(tǒng)工藝館、民俗館、粵劇館……
啟蒙
從小家里用的全是古董
“快點下來幫手搬嘢!”張永炎還未踏入家門口,就已嗓門大開,正在六樓玩耍的張宇昊當時才讀六年級,他聽出父親言語中的興奮,于是聞聲飛奔而下。“那是八件套的黃花梨屏風,有一米八高,屬于清中早期的工藝,非常精美。我父親在外搞工程,無意之中買到別人轉(zhuǎn)讓的收藏品非常開心,早早就打電話回家報喜了。”
這樣的情景對張宇昊而言,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父親張永炎是一個收藏家,從小熱愛收藏文物,1998年起,張永炎開始從事古董市場拍賣,從民間搜羅了各色古董。
從張宇昊懂事起,家里就已經(jīng)是一個博物館的模樣了,“感覺像住在博物館里,家里用的、擺設的全部都是古董,比如紅木桌椅、雕花大床、明清瓷器、名家書畫。”
小時候,雖然稀奇古怪的東西見過不少,但是他還不懂這些古物的價值。他記得當時特別羨慕別人家柔軟舒適的沙發(fā),因為他家里的紅木長椅很硬,坐久了腰酸屁股疼。“為什么我們家不買沙發(fā)?”他跟父親抱怨,他父親說:“軟沙發(fā)是懶人坐的,古家具讓你學會什么是正襟危坐,你現(xiàn)在不識貨,十年之后,這些東西就越來越少見了。”
痛惜
心疼紅酸枝木椅被當柴燒
上世紀90年代,不懂古物價值的不僅僅是年幼的張宇昊,還有那個年代的大多數(shù)人。張永炎說:“當時全國尚未有文物收藏的概念,在‘破四舊’中,許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已經(jīng)毀掉了,少數(shù)幸存的在農(nóng)民手里,他們大多沒有文物保護的概念,扔的扔,賣的賣,有的甚至當垃圾一樣賣掉。”
而張永炎則憑借敏銳的眼光,到珠三角各地的農(nóng)村收集古董。從小耳染目濡,張宇昊也漸漸懂得一些門道,不時隨父下村子。一次經(jīng)歷,讓他心疼不已。
原來,某一天,他跟著父親到某村找行家,卻看到一個農(nóng)民拿著砍柴刀,將一把紅酸枝木椅子劈成柴火煮飯。“這一刀刀簡直就是砍在我心上,看得我很心疼。而且紅酸枝木木質(zhì)細密,根本不好燒,怎么就把好好的椅子劈成柴了呢?”張宇昊十分感慨,一把放在現(xiàn)在或許價值不菲的椅子,就毀于村民對古物的無知。
尋覓
結(jié)交施工隊找到廣府木雕
二十年前,因為國人收藏意識普遍較低,在農(nóng)村淘到好貨相對容易,他們早期的收藏品基本上都是從農(nóng)村收回來的。近十年,央視《鑒寶》欄目走紅,掀起了一股收藏熱,“不過民間的古物大部分都被破壞或被收藏家收了,而且這行水很深,仿品很多,對民間收藏者各項知識要求越來越高。”張宇昊說。
在父親的影響下,張宇昊大學畢業(yè)后回家傳承父業(yè)。他的興趣是收藏嶺南建筑古董,比如廣府木雕,因為國內(nèi)基本上找不到,他不時跑到東南亞去尋找寶物,“以前廣東人下南洋,帶了不少精品出去,所在現(xiàn)在還能在東南亞淘到好貨。”
在張永炎的指導下,張宇昊也掌握了另一個收藏門道,結(jié)交各地拆屋的施工隊。因為許多濃縮著嶺南建筑文化精華的古物就在老房子中,老屋拆除無法阻止,但張宇昊他們可以通過施工隊獲取拆屋信息,及時“撿漏”,搶回一些相對完好的家具、木構(gòu)件等。
比如,現(xiàn)在放在仙崗書院里的一副兩米多長的木雕門楣,就是張宇昊通過施工隊,輾轉(zhuǎn)搶回來的。“有個施工隊告訴我們在哪拆了個老屋,有個門楣被一個廈門人買去了,于是我們就跑去廈門,高價買回來了。”張宇昊說。
這個門楣雖然時間久遠,失去了光澤,甚至有些地方有被砍過的痕跡,但仔細看,雕工十分細膩,上面雕刻著的嶺南佳果荔枝、佛手瓜等栩栩如生,“佛手瓜是西樵特產(chǎn),題材非常有本地特色,所以我們一定要拿回來。而且這個木雕工藝是我見過最好的。”張宇昊說,廣東省博物館幾次三番上門想把這個門楣請到博物館去,但他舍不得。
愿景
打造嶺南文化館喚起鄉(xiāng)愁
如今,保護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漸漸成為政府主導的一項事業(yè),張宇昊也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仙崗村是佛山第二批活化的古村落,2016年,丹灶鎮(zhèn)政府投入700多萬元用于修復村內(nèi)古建筑,以及改造入村通道、統(tǒng)一古村旅游標識系統(tǒng)等工程。
在此契機下,在丹灶土生土長的張宇昊,深感自己有一份使命,“把珍藏的藏品分類,開一個個主題展館,用這些古董來重塑一座座古建筑,喚醒現(xiàn)代人的鄉(xiāng)愁。”于是,他們成立了公司專門運作,仙崗書院成為了張家父子的第一個展館,他們希望把仙崗村打造成佛山文化名片。
如今走進仙崗書院,滿眼看去盡是一塊塊木構(gòu)件、家具、屏風、楹聯(lián)……在這里似乎都能找到嶺南文化的根與魂,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書院最為別致的當屬古舞臺,這個舞臺并非仿古設計,而是張氏父子利用明清、民國時期的藏品改造而成。“這是從八千多件木雕中篩選出來一百多件金漆木雕,花了近半年時間去修復,然后逐件鑲嵌拼接而成的。”
搭臺唱戲,有戲舞臺才有生機。“我母親出生于粵劇世家,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源。”張宇昊說,古舞臺搭完一周后,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劇宗師林小群師徒專場演出就選在此。隨后“林小群粵劇藝術(shù)傳承基地”在此揭牌,這里成為了粵港澳曲藝“發(fā)燒友”聯(lián)誼、培訓的聚集地。
粵劇聲不時從仙崗書院飄出來,讓這個沉睡多年的古書院重新煥發(fā)生命力。按照張氏父子的規(guī)劃,他們準備建設兩層的雅座,做成茶樓的形式,供戲迷和游客喝茶聽戲。
“我們的嶺南文化特色藏品太多了,雖然精品不如陳家祠,但數(shù)量和種類應該是最齊全的。”張宇昊說,他的“野心”不止一個仙崗書院,他希望將現(xiàn)有收藏品分類,形成一個體系,然后打造多個主題館,比如武術(shù)館、嶺南飲食文化館、傳統(tǒng)工藝館、民俗館、粵劇館……讓人們在他的展館中,讀懂嶺南文化,喚起百年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