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地域性的自然形成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地、生”是一個集時、空、能、質的大系統。一個人、一個部落或一個氏族同所在區域環境有息息相關的聯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陽光角度、日月潮汐、雨雪風霜、地形海拔等影響因素。生物的生長發育與氣溫、氣壓、濕度、食物、土壤、水質、植被有密切的關系,并同環境有能量和信息交換,以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這正是所謂“人與自然契合”渾然天成的道家哲學思想基礎。
作為人與自然中介的建筑,對外應有利于形成適宜的外部環境小氣候,對內應保障宜人的室內環境。為適應不同的地域氣候,必須針對氣候進行建筑設計,于是產生了熱帶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溫帶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極地等不同氣候環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
為適應不同區域的物理環境,需應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學:光輻射強烈的地方需遮陽,高緯度地區需保暖,多雨地區應注意排水,溫濕地區要防潮通風,雪壓大的地區要防積雪,多沙的地區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區特別要注意防震。
我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緯度差別大,氣候不同,造成各地建筑的差異。如天井在中國傳統建筑中非常多見,我國南方建筑中,天井一般南北方向開口狹窄、東西方向狹長,這樣不僅為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同時強烈的太陽光也不能直接射透天井,天井成為南方建筑中人們納涼休憩的場所;而越靠近我國北方,天井南北方向開口距離逐漸增大,最終演變成為北方建筑中的大院,成為人們曬太陽的場所。這種地域自然條件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建筑空間的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物理環境不同的地區,可形成獨特的建筑模式及建筑文化。多水的地方有水上湖居,多山的地方有干欄吊腳樓。海島文化與漁村,草原文化與帳篷,冰雪文化與冰窟,森林文化與木屋,都反映各自地區的特點。水鄉文化、農耕文化、巨石文化、黃(黑、紅)土文化等等,聯系著不同區域和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風格。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也是建筑文化的顯著影響因素。建筑用材較多,體積龐大,運輸困難,所占造價比重甚大。因而必須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產,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力學的、美學的特長。產石地區多石構,生土地區有土筑窯洞,產木的地區用木構,產竹地區有竹樓。裝飾材料花樣更多,如北歐諸國充分利用本土材料特征,墨西哥的馬賽克墻面,西亞地區花格鏤窗,拉美突出的遮陽板,均有鮮明的地域性。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了木構架為基礎的建筑體系,西方則是以石材為主,這與其祖先生活的地域息息相關。中華文明發源地域處于溫帶季風氣候中,是多雨濕潤的地區,有大量原始森林,木材眾多為我們今天看到燦爛輝煌的中國傳統木構建筑文化提供了物質基礎,沒有這些,我國不可能形成這一世界獨特的建筑體系。
賴特曾講到有機建筑就是“自然的建筑”(ANaturalAr—chitecture)。房屋應當象植物一樣,是“地面上一個基本的和諧的要素,從屬于自然環境,從地里長出來,迎著太陽。”這句話形象地說明建筑應該象植物一樣適應地域性環境要求。房屋“落地生根”,應合天時,合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