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文化是建筑的靈魂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又被稱為世界奇觀的萬里長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運河,有獨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壯麗、氣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麗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權的天壇,有千軍萬馬之勢的秦始皇兵馬俑,有秀麗婉約的江南園林,有親切祥和的四合院…….他們不但代表了中國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時也記錄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與科學,是古代社會的全面載體。
大樓讓人抬頭看著很是壓抑,我問學建筑的同學,為什么要把建筑設計成這樣。他回答道為了更大的節省成本和創造效益,我默然。現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樹起鋼筋水泥鑄就的摩天大樓,生活其間忙碌的人們也許已經習慣這樣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偉作為財富的象征。
在一個文化系統里面,建筑無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現形式。比如中國南北建筑最大的區別就是北方多為磚石結構,南方多為木結構;北方多為平屋頂,南方多為斜屋頂。這是中學教科書上內容,籠統而概括,并不見得詳實。而這段時間,通過對《中國建筑史》的學習,讓我認識到了瑰麗華美的建筑有著深深地文化內涵,讓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沖擊。
文化是建筑的靈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國文化的建筑呢?中國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樣用現代的材料去表現中國的建筑文化呢?
現在建筑界的大師們對中國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認為中國建筑文化就是一種形式,主要是大屋頂、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國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內涵和人文精神,只會在現代建筑的樓體上硬搬某種廊子、亭子。我個人認為在現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強加一些中國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濟南洪樓周圍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現代的一些建筑的邊上加一些中國建筑的屋檐之類的。也許建筑的設計者是想要與周圍的環境協調,但是那樣一做后不是協調了,而是別扭了。
所謂和諧,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沒有協調可言了。一些認為中國建筑文化已經過時了,感覺不夠時尚氣派。他們承認中國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認為這些傳統已經與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不相適應,是過時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發揚傳統的問題上猶豫不定。其實,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歷史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
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離不開歷史的沉淀和積累,只是我們怎樣去把握和傳承的問題。作為一個建筑師,不但滿足人們對建筑的物質要求,而且給人類精神提供豐富的空間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種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動和思想來支撐的。
中國的建筑不僅有外觀的瑰麗華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內涵。無論是小橋流水的庭院,還是巍巍高聳的殿堂,無論是斑駁陸離的雕飾,還是長河落日的雄關,都能于其中品味到歷史的滄桑,與古人進行精神的溝通。
中國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華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則是質樸的墻,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本論文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征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筑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為如此,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中國建筑造就了人們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
整個中國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國歷史文化,藝術與技術的映射。學習中國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一個很好途徑,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是學好中國古建筑史的必要條件。建筑與文化相輔相成,共同譜寫了中華歷史的偉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