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和巧手 讓古建“活”起來
近日,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馀慶橋修復工地,剛剛榮膺“首屆福安鄉土建筑十大工匠”稱號的董勇和他的工匠團隊,還在忙碌著。為了復現這座150多米長的三拱跨木拱橋,他們花費九個月時間,加工了5000多個不同木構件,用匠心和巧手打造著一磚一瓦一木一梁。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這話說進了我們心里。”董勇一邊展示他近年在各地的古建修復作品圖片,一邊感嘆。他出身木匠家族,20多年來,主要在閩東北從事古建筑營造、修繕和修復,先后在武夷山馀慶橋、林氏家祠、百歲坊和飛云廊橋、昇平廊橋、東源橋等項目中,擔任主墨之責。在傳統建筑復建中,他堅持“修舊如舊”,堅守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原型制的“四保全原則”,其傳統營造技藝得到省內外專家的好評。其精湛、專業、嚴謹的工匠精神,也深受業主贊許,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每接手一項古建修復任務,他都深懷敬畏之心,謹記祖師叮囑:“修復古建全憑手工技藝,一點也馬虎不得、心急不得!”他查閱大量史料,探究建筑的細微處,在內心與建筑建立某種聯接契合,可以說是心懷敬仰、戰戰兢兢。一次在壽寧重修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廊橋時,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看似完好的構件內部完全腐朽,工程預算大大超支。然而,董勇不惜成本,運用祖師幾百年前就用的“模塊化”方法,一點一點摸索修繕。看到整座古建恢復了生機,他心里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由于現代建筑技術沖擊,傳統營造技術日趨萎縮,傳統建筑工匠迅速消失。董勇十分感慨:“古建一般地處偏遠,修繕工地陳腐骯臟,吃住不便,工期又長,特別考驗修繕者的技藝和耐心,要有老僧入定般的清凈心才受得了這般清苦和磨礪,因此,嚇退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然而對古建的熱愛癡迷,讓董勇反其道而行之,二十多年來,孜孜以求。為了讓手工技藝與現代技術融會貫通,他放下繁重的工作,參加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文物保護工程的專業培訓,取得責任工程師資格和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歷,營造技藝更上一層樓。
2015年,董勇主持復建拱跨長達31米的木拱廊橋——福安坦洋鳳橋。為了與坦洋溪上遺存的真武橋相呼應,他與村干部收集研究了大量相關資料,走訪詢問當地村民,力圖恢復當年鳳橋的模樣。兩岸橋堍按傳統工藝二鑿面干砌而成,橋身全用福建杉木架設,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底座由數十根粗大牛頭、96根苗木縱橫拼接對拱而成“八字結構”,其中直徑50~60厘米、長6米的牛頭就用了8根。為了尋找這些難得一見的一級福杉,董勇發動所有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后終于以高價收購到所需福杉。工期長了,造價遠遠超出了合同價,他們依然精益求精地完成整橋的復建,將坦洋村民心目中的鳳橋完美地呈現在他們面前,引發深藏在大家心中的鄉愁。在施工過程中,村民深受感動,每天自發輪流煮來熱氣騰騰的線面、稀飯等各種點心,送到工地,親手捧上給師傅們吃。這個溫暖的畫面烙印在董勇的心里,成為他繼續鄉土建筑修繕的不懈動力。
“古建修造是很細致的工作,獨特的營造技藝要經過艱苦的學習、實踐才能出師。”董勇娓娓道來,“工匠精神是歷代優秀工匠傳統積淀的結果,既是一種職業操守,也是一種現代價值,一種社會信念。”為傳承瀕臨失傳的古老技藝,他創辦了寧德廊橋古建筑有限公司,希望與有關部門或院校合作,尋找一個合適的場所,傳業授徒,將平生所學傳授給年輕人,讓年輕一代更多地了解傳統建筑,讓更多人記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