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守護者:只為老祖宗留下的寶貝
他們在窮鄉(xiāng)僻壤里,流年似水,孤獨成霜;面對瘋狂偷盜,義無反顧,執(zhí)著堅守;雖然清貧如洗,但內(nèi)心豐盈,無愧一生。
他們,就是在重要文物保護單位里,24小時默默守護文物的文保員。
孤獨成霜:與自己侃侃而談
在晉豫交界的林慮山巔谼峪嶺上,坐落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燈寺石窟。從山西省平順縣城出發(fā),沿著蜿蜒山路開車行駛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石窟南臨百丈懸崖,周邊峰巒疊嶂,常年被山霧籠罩。
59歲的馮開平已在這個遠離人煙的寺院守護了22年。1995年,他從平順縣來到金燈寺看守文物。前12年里沒有電,他就點蠟燭照明。雖然現(xiàn)在通了電,但電視只能收到一兩個臺,手機幾乎沒有信號。而他吃的水仍是金燈寺水陸殿里的天然水。
由于人跡罕至,相伴馮開平最多的是一尊尊佛像。金燈寺遠離村莊,每次坐班車到終點玉峽關(guān)后,他還要步行3個小時左右才能到寺里,因此,常常一個多月才回家看望一次妻兒。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文物偷盜猖獗,原來在寺院里的兩個老漢相繼離開,一度只剩下他一個人堅守。
“有段時間沒人說話,還認為自己失語了。習慣了就好,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遇上困難就跑開。”馮開平說。
明年馮開平就要退休了,讓他欣慰的是,目前,國家正在搶救性保護金燈寺的石質(zhì)文物。隨著寺里條件變好,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來,也有年輕文保員愿意接他的班。
執(zhí)著勇敢:只為老祖宗留下的寶貝
文物一旦被盜賊盯上,文保員也面臨一定的危險,有的就曾被盜賊捆住手腳、封住嘴、打暈。當面對挑戰(zhàn)和危險,他們膽大心細,與盜賊斗智斗勇。
14年前,山西平遙文保員雷思鳳臨危受命,從開放熱鬧的“國?!辨?zhèn)國寺舉家搬遷到屢屢失盜的“市保”清涼寺,從此一家人24小時“站崗”守護文物。面對瘋狂盜竊,他說,咱當過兵哪能被賊捆!14年來,雷思鳳守護的清涼寺再沒丟過一件文物。
清涼寺位于平遙縣城30里外的卜宜鄉(xiāng)永城村北,周圍是田地,曾經(jīng)沒有院墻,沒有監(jiān)控。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清涼寺曾先后丟失了一些文物。
背負著文物和家人安全的雙重責任,雷思鳳一年中不在廟里過夜的時間不超過3晚。因為清涼寺不對外開放,又處在荒郊野外,所以他對來廟里轉(zhuǎn)的人格外留意。白天,看到可疑之人他就用手機拍上視頻,萬一丟失文物,還有第一手資料;晚上,狗就是他的報警器,聽見狗叫,他馬上起來用手電筒對著屋頂、墻頭晃,對可能存在的盜賊發(fā)出警示。
“冬天、春節(jié)期間最緊張,所以經(jīng)常半夜兩點人最困時起來巡邏,每年也都是在廟里過年。”雷思鳳說。
清貧自樂: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記者了解到,一線文保員普遍年齡偏大,待遇微薄。他們甘于默默奉獻,自得其樂。
一大早,當村民還在睡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主寺的文物保護員居林秀已經(jīng)手提大探照燈開始“巡邏”。他開門進大殿后觀察房頂有沒有漏雨、壁畫和彩塑是否保存完好、墻體裂縫有沒有加劇。
雖然家離廟并不遠,但居林秀堅持住在廟內(nèi)的一間偏房里。一張木板床占據(jù)三分之一的空間,僅有的家電是一臺老式電視機和監(jiān)控器。白米粥和玉米窩頭就是他的家常便飯。
這樣的看護,居林秀已經(jīng)堅持了三十余年。上世紀80年代,作為村委會主任的他白天忙公務(wù),晚上義務(wù)看廟;90年代,卸任后,他正式成為一名文物保護員,日夜看護公主寺。去年老伴去世后,他干脆把自家上了鎖,從此以寺為家。
“祖輩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至少在我們這代人手里,不能有損壞?!本恿中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