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古建筑應縣木塔還能挺多久
世界最高古木塔———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近日迎來建塔950周年華誕。這座相當于現在20層樓高的木塔,至今屹立的古建筑。但歷經風雨侵蝕、多次地震和戰火襲擊,應縣木塔已漸入老年,且“骨病”嚴重。在現代環境和科技條件下,木塔還能立多久?
文化瑰寶
應縣木塔950歲“生日”那天,來自臺灣的51歲高僧慧禮法師率領200多位僧侶和信徒趕到應縣,為木塔“祝壽”。慧禮法師說:“佛宮寺釋迦塔是民族的智慧、建筑的藝術,是文化傳統的瑰寶。這種文化藝術傳統的結晶,是幾千年來華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就是凝聚民族團結、國家團結的一種強大的無形力量。”
位于山西省北部應縣縣城的佛宮寺釋迦塔建于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1961年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應縣文物旅游局局長趙暢告訴記者,應縣木塔有五個明層、四個暗層總共九層,底層直徑30.27米,高67.31米,高度相當于今天約20層樓房,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全塔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用一根鐵釘,數以萬計的構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全塔共應用54種斗拱,被稱為“中國古建筑斗拱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對應縣木塔的評價是,現存世界木結構建設史上最典型的實例,中國建筑發展上最有價值的坐標,抗震避雷等科學領域研究的知識寶庫,考證一個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部“史典”。
“骨病”嚴重
“應縣木塔已漸入老年,它骨病嚴重!”建設部資深專家鄭孝燮這樣形容已950歲高齡的應縣木塔。
由于自然災害和人為活動的外力作用,應縣木塔的殘損狀況在不斷變化。81歲的古建筑專家、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李世溫跟蹤研究應縣木塔30多年,他介紹,應縣是山西
地震災害嚴重區域之一,僅2002-2004年,大同、朔州等地區發生小型地震783次,最大者為5級,其中直接發生在應縣境內的地震20多次;應縣地處塞外,自然風力大、有風天氣多,這也在不斷威脅著木塔的“健康”;另外,如果登塔參觀的人數不加控制,也會造成木塔逐步殘損。
據介紹,目前木塔出現比較嚴重的部分扭曲變形“病患”,塔體內部已經有構件劈裂,梁枋折斷、結構走閃,沉降失衡等癥狀。木塔一、二、三層柱子有扭曲情況,整個木塔向北傾斜。全塔各類殘損部位有300多處。
李世溫告訴記者,應縣木塔殘損之所以危及整體安全,是因為“關鍵層次出現了致命的殘損。”其一,木塔的下層殘損程度比上層嚴重,木塔的第二層是主要荷重部分,但這一層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殘損的就達到30根,中度殘損的兩根。第五層明層的32根柱子中,有28根是輕度殘損;其二,隱蔽部分殘損比明顯部分嚴重;其三,整體穩定性可靠度比單件構件殘損的可靠度要低。
修繕“懸案”
從1989年開始,來自我國各地的頂級專家、學者對應縣木塔進行了多次“會診”,希望能夠提出可行的修繕方案,但時間已過去17年,修繕方案至今懸而未決。
記者了解到,應縣木塔曾被列為中國“十五”期間國家的六項重點文物維修工程。在完成地基鉆探、殘損現狀測繪、地震地質測試勘察、荷重及風力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木塔管委會專家組部分成員經過反復研究,初步提出“落架大修”、“抬升上部修繕”、“現狀加固”等修繕方案。
山西省原古建筑研究所所長柴澤俊介紹,落架大修方案,能較為徹底地解決木塔殘損后修繕加固等問題,但是,落架修繕是進行重新安裝,部分歷史信息和價值要受到影響。抬升木塔上部修繕方案考慮細致,技術可行性強,是現代科技與古建筑修繕傳統方法相結合的典型。現狀加固方案在保持現狀的基礎上,對殘損構件提出了加固措施,是臨時性的措施但不能解決木塔殘損壓縮及荷載能量不足等問題。
多次參加木塔修繕討論的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高可告訴記者,由于這些方案各有利弊,目前對木塔的修繕還沒有明確的方案,只是初步確定了現狀加固的思路。
亟待拯救
“一個用木頭構建的大型建筑,在地震頻繁、強風不斷的條件下能保持到現在,而且相當一部分出奇完整。其文物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是非常大的,我們有責任讓它再屹立一千年!”談起這座古老的木塔,兩院院士、原建設部副部長周干峙很激動。
“對待古代文物,尤其是像應縣木塔價值這么高的文物,我們要非常慎重,不能隨便動刀子,動之前要三思而行,允許爭論,允許思考,要論證。”在一次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這樣說。
“應縣木塔殘損狀態嚴重,危險程度很大,必須采取措施。否則木塔一旦出了問題,對中國、對世界都交不了賬。”傅熹年說。
從中央到地方,修繕、保護木塔的決心非常大。“應縣木塔不僅僅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還有極大的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瑰寶,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個瑰寶。木塔已近千年了,這是民族的驕傲,但能不能再千歲,就是我們的任務,這次維修是千年大計,要把它修好。”在一次應縣木塔修繕保護論證會上,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說。
目前,應縣木塔被列入中國“十一五”期間重點文物維修工程規劃方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世人可以看到一座健康的老木塔屹立在古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