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繕施工過程中,關于防火需要注意哪些?
文物是一個歷史信息的承載者,它見證了某一個歷史事件,或者某一段歷史,在保護的時候就要關注于怎么樣讓這些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變遷過程相關的信息得到最有效的保護。文物古建筑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是人類創造性智慧的結晶,在修繕的時候就必須保護好它的這種藝術價值。
“古建筑修繕”是一門比較近的學科。對歐洲來說,這是十八世紀、十九世紀歐洲人提出“紀念物保護”概念之后才興起的。在中國,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同道開始進行基于保護古代建筑為目的的修繕設計,但修繕工程則還是傳統的修房子的方法,并沒有體現出文物修繕的特點。真正系統性的文物修繕,基本上是新中國建立之后才開始發展的。
修繕是一個干預的過程,本質上是對對象的改變和干預。改變大了,干預多了都會造成對文物價值的損害。修繕的過程當中確實會有很多風險:比如說原來沒有人的地方,現在有人在活動;原來沒有電源的地方,現在因為要修繕,要把電纜加進去,像這種情況,如果管理不嚴,就有可能存在火災的危險。
因此,在修繕施工期間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古建筑群中的修繕工程,應在四周筑墻隔離,修繕中所需要的易燃、可燃材料,應遠離施工現場和古建筑群;施工中產生的木屑、貼金紙等可燃材料,應及時進行清理。
古建筑和文物單位的電氣安裝工程,須由實踐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的電氣工程部門承擔。安裝工程結束后,須經供電部門和消防監督部門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通電使用。
古建筑內、文物集中的庫房、展室內的電線,必須穿管敷設。照明應用60瓦以下的白熾燈泡,并安裝在支架上或吊裝,同時安裝防護罩,嚴禁使用日光燈、水銀燈照明。
修繕施工期若是雨季,應考慮安裝避雷設備對古建筑及架子進行保護;冬季進行油漆彩繪時,不應使用爐火進行采暖,盡量使用暖氣采暖。
嚴禁在文物古建筑單位內亂拉亂接電線,凡施工需用電照明,均應在室外安裝開關箱,做到人離電斷,其保護(險)裝置嚴禁使用銅絲、鐵絲、鋁絲等代替。
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佛香、蠟燭、酥油、植物油等易燃物質,不能存放在古建筑物內,施工期間應盡量避開易燃品所在位置,或將易燃品暫時撤走。
集體頌經、禮拜時用的地毯、坐墊、跪墊用完后不能堆積在古建筑物內,避免其堆放過多聚熱自燃,施工期間應放在殿堂之外的安全地帶。
文物古建筑單位應加強用火管理,對電、氣焊實施一次動焊的審批管理制度;認真落實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場所內的消防設施,加大防火巡查檢查力度,定期開展消防應急演練和宣傳教育培訓。
一項完美的古建筑的修繕工程,無論是得到專業的保障,還原舊貌舊史、結合現代使用功能,從而屹立不倒;還是不按史料,踐踏歷史,隨心所欲的改造,這些都與人們的古建筑保護理念和修繕工藝直接相關。通過修繕,古建筑本身和其蘊含的文化價值都得到了有效保護。修繕的不僅僅是一棟棟建筑,更是對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是極其專業的工作。所以,對古建筑修繕保護理論的探索和技術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