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熱播,這些古建筑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近日熱播,唐粉們自然沒有任何理由錯過。吃完躺好看了前幾集,可以說驚喜大過失望。作為《妖貓傳》之后又一部以唐代為背景且力圖還原唐代長安真實樣貌的影視劇,在服裝、道具、化妝、配樂、攝影等方面可以說下了功夫。開篇大唐西市的場面用心十足,有別于過往粗制濫造的國產古裝劇。
作為古建筑愛好者,自然也將部分精力放在片中的各類建筑物上。《十二》(下文簡稱十二)中關于唐代建筑風格的爭論在百度貼吧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有稱和風的也有稱唐風的,褒貶不一。本文不打算評價《十二》中建筑設計的對與錯,好與壞,僅想從建筑角度聊一些有趣的話題,介紹些觀影過程中容易忽略的細節,僅此而已。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中的盛唐長安。
1.市門與坊門
《十二》中展現了兩處大門型建筑。一處位于西市,為市門。一處位于昌明坊,為坊門,左右鏈接坊墻)。兩座門都為兩層樓閣式,結構相似。此種形式的大門在國內實物不存。但在日本寺院、神社建筑群以及敦煌壁畫中十分常見。《十二》中的坊門形態主要取自日本京都八坂神社西門(圖4),加以改造后使其更接近唐代風格。柱身增加了卷殺,柱頭鋪作使用了慢栱,椽子改為了圓形椽,雁齒板刷為紅白相間,斗刷白,栱端同樣刷白。和風減淡了,唐風變得更加明顯。在同類型唐代木建筑無存世的狀況下,這樣的處理手法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
《十二》中的坊門究其重點并不在于它“門”的形式,而在于其“閣”的形式。它是一座二層的閣式建筑。“閣樓”二字我們常一并使用,但在唐代其所指代的是兩種不同建筑形式。簡單地說,兩層之間設平座及腰檐的為樓,如莫高窟初唐329窟北壁中的這一座。兩層間設平座卻無腰檐的為閣,如莫高窟初唐71窟北壁中的這一座。敦煌壁畫中閣與樓都曾反復出現在一起,說明這兩種建筑形式是同時存在的。
除此以外,莫高窟中的閣的圖像還有非常多,例如:莫高窟初唐321窟北壁中的兩座云中閣,莫高窟初唐215窟南壁殿與雙閣,莫高窟初唐329窟南壁三閣。
閣的形式在初唐壁畫中出現較多,到盛唐之后數量有所減少,可能的原因是盛唐之后,閣與樓的形式開始由嚴格的區分進去到融合階段。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宋金時期的樓閣,如: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正定隆興寺慈氏閣,其實都應歸于樓的范疇。后代對樓和閣已經不做區分。
2.望樓
《十二》中的望樓用來瞭望長安108坊中的各類異動。真實的長安城內并無望樓,這是劇本里虛構的建筑。望樓從造型看和前文中的坊門有所不同,但仍然屬于閣的范疇內。第一集剛開始時就出現了一座塔型望樓,每層均設平座、勾欄但無腰檐,頂端安有剎型物,形制比較特殊。
這樣的形制在莫高窟盛唐123窟南壁出現過一座,只不過層數較少,只有兩層。靖安司室內沙盤的近景中能夠看到長安各坊中均設有體型相對較小的望樓,這樣的望樓形象在后面幾集中也有出現。細看可以發現,第一層柱網完全裸露在外,無夯土墻。此圖像可以肯定完全取自敦煌壁畫。莫高窟盛唐217窟北壁中展現了一座與《十二》中幾乎一致的建筑物。吐魯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曾出土過平閣一座,柱網部分與敦煌壁畫及無二致。由此可證名此類閣在唐代真實存在過。
值得注意的細節是,217窟閣的第一層柱網中有一灰褐色物體,據推測可能是石碑,因此這座建筑物也可稱為碑閣。《十二》中的望樓也在柱網中做了這樣一個細節,但是實際作用卻是通往二層的樓梯。這可能是一種誤讀,一種不得已而為之。那么問題來了,倘若莫高窟壁畫中一層的為碑,那古人是如何登臨二層的?這樣的問題在莫高窟很多處閣式建筑中都存在。畫工也許是因為作畫空間有限而作出了取舍,今天只能這樣猜測。
3.靖安司小殿
靖安司是長安城內一處臨時情報機構,機構前身為道觀,因此可在場景內看到多處巨大造像。靖安司苑內有一處小殿,小殿與殿前庭院為主角間多次發生對手戲的地方,在劇集中出現過不下二十次。小殿面闊4間,進深2間,椽數不明。中國古建筑開間向來以單數為主,偶數開間少見。截屏細看后可知,該殿造型應取自奈良法隆寺金堂2層。
法隆寺位于奈良斑鳩町,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群。金堂始建于公元607年。670年毀于火災,重建時間約在688年前后。對應到中國應該在高宗李志到睿宗李旦這段時間。比較法隆寺金堂二層和靖安司這座小殿可以發現,開間數相同,為四間。柱頭鋪作基本相同,使用了云栱。云栱的使用不見于唐代壁畫,但在漢代明器上有出現過類似圖像。可見其樣式有可能源于大陸。
法隆寺的建造工匠部分來自于百濟,百濟則繼承并發展了南朝的建造風格。法隆寺金堂再建的時間與南陳滅亡相距百年,百年間建筑樣式有多少演化很難說,這種建筑樣式是否有對北朝產生持續性影響,并且能夠在唐長安城內留下這樣一座殿宇也很難說。所以用法隆寺金堂來推導唐代建筑樣式不夠嚴謹,缺少說服力。這里就不繼續揣測推測劇組美術的想法和用意了。
4.鴟尾
《十二》中的一場追逐戲里,男主角翻越屋頂追逐狼衛,可看見巨大的鴟尾造型。鴟尾是安置在建筑物屋脊兩端兼具裝飾性、功能性的重要構件。在東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即發現了脊端加固的做法。東漢明器之上,類鴟尾的造型隨處可見。至遲到北魏時期,鴟尾已經完全成熟。
《十二》中的鴟尾造型應取自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出土的鴟尾殘件。此類鴟尾在敦煌壁畫中大量出現,且出土實物較多,可以在影視劇中高度還原出來。古代文獻中鴟尾的出現頻率不低,但鮮有對鴟尾的結構以及做法有深入介紹的。日本與韓國在鴟尾各部件的命名以及做法上保持著驚人的相似。這里貼幾張圖來做說明。
上圖中的鴟尾分別是百濟王興寺鴟尾(634年)和奈良唐招提寺鴟尾(約765年)。撇開各自文化圈對鴟尾造型的影響,單從結構上看,與渤海國出土的鴟尾基本相同,整體分為:胴部、縱帶、鰭部,三部分。縱帶區域都飾以連珠形紋樣,這種裝飾起源于初唐,在唐睿宗橋陵以及華清宮出土的鴟尾殘件中可見此圖案)。王興寺鴟尾因為年代更早,風格更顯高古,胴部與鰭部表現出一體化的形態。
5.烏頭門
劇中拜火教大司儀出現時,背景中可看見稱為烏頭門的建筑物,出現時間不長,容易錯過。烏頭門自漢代就已出現。《唐六典》和《宋史》兩部史籍都記載了“六品以上乃用烏頭門”的內容。其形態特征為二柱一梁無屋頂的構造,兩柱子間距一丈,柱端安瓦筒并染成黑色,梁下為對開門。烏頭門體現出了一定的社會等級。在南宋,官分九級。當時的臨安,六品之上的官吏十分多見,烏頭門也很常見。
烏頭門在宋畫中很多見,在敦煌唐代壁畫中也可以尋到蹤跡。莫高窟236窟、148窟、23窟中都能看到烏頭門的蹤跡(圖34-36)。需要注意的是,《十二》中所展現的烏頭門與莫高窟431窟中所描繪的幾乎一樣。對開門為直欞板門,符合唐代特征(圖37)。
6.格子窗與格子門
《十二》中所展現出的大量格子窗與格子門,可能是為數不多完全和唐代無關的建筑樣式。敦煌壁畫中所展現出的唐代窗戶,無論是宗教建筑還是民居建筑均為直欞窗或破子欞窗。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無法被開啟、轉動,只為室內提供采光功能。宋代《營造法式》中記載的窗戶有:版欞窗、破子欞窗、睒(shǎn)電窗、闌檻鉤窗四種樣式。除闌檻鉤窗可以開啟外,其它也都無法開啟,書中未記載格子窗這一類型。
《十二》中的格子窗與格子門其實是南宋時流行的一種門窗樣式,在宋畫中出現較多。這種門窗無腰華板,無障水板,用細木格相互組合而成,類似現在的落地窗。在南宋時,這種門與窗的邊界逐漸開始模糊,最后已變得沒有太大區分,它們共同達成了對建筑物柱網的合圍功能。南宋《華燈待宴圖》、《荷庭對弈圖》、《微省黃昏圖》、《瑞應圖》中都出現了這樣的門窗。這在前代是完全不存在的。
縱觀南北宋繪畫作品,南宋仍能見到不少直欞窗,但較北宋已減少很多,取而代之的就是這種格子門窗。北方嚴寒,建筑物的御寒功能成為了首要需求,因此大多數建筑的四面被厚實的夯土墻包圍,窗戶只開在必要位置,做采光用。南宋定都臨安,地處江南,夏日天氣較北方更為炎熱。這種格子窗可滿足自由拆裝的需求。夏季炎熱時,只需簡單的移除即可將房子變成可通風的涼亭。待到冬天,天氣寒冷時再裝回去。南宋劉松年的《四景山水圖》描繪四季風景,恰好將南宋格子窗的拆裝過程記錄了下來。夏季門窗被拆卸,內外通透。春秋季在檐柱間設窗,視野開闊,啟閉靈活。冬季防寒保暖、立面全部圍合。
這種靈活的建造方式誕生于公元12世紀的南方,此時距盛唐已過去400多年。《十二》中出現了大量這樣的民居形式,原因是什么難以猜測。但格子窗作為中國南方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值得我們研究與深思。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建筑細節還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點,通過一篇文章難以一一道盡。以后會繼續將其補充完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