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養心殿:中國古建筑修繕技藝的傳承
紫禁城在不斷修繕中,已輾轉度過600年。如何讓古建筑“益壽延年”,如何讓古建修復技藝有序傳承,使修繕工作物盡其用,修得其人,已經成為不可移動文物修繕急需解決的問題。
“人”的危機,現在不僅僅是紫禁城一處古建修繕中所面臨的困境,而是整個古建行業,乃至文物修復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現代精細分工、效率優先生產模式下,如何培養一名合格的工匠。
古建修繕技藝的傳承
以木匠而言,解放前學徒要經過三年零一節,徒弟跟隨師傅學手藝,經過三年零幾個月(到第四年的端午節)出師。在手工業作坊時代,對于匠人的要求是全面的,就瓦匠來說,不但要會苫背、瓦瓦,還要會墁地、砌墻,就連灰漿的調配,磚石的選用等工作,都必須親自過手。這使得舊時代的匠人不但具有全面的能力,在多年的從業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949年以后,古建修繕技藝傳承進入新階段,取消了傳統的拜師程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沿襲著這種形式。工匠以古建單位為組織形式,技藝在工程隊內繼續以老人帶新人的方式有序傳承。以故宮博物院為例,20世紀50年代成立工程隊(先后更名為古建修繕處、古建修繕中心),負責故宮內的古建筑修繕工作。
工程隊工匠隊伍在故宮三次大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擔角樓、午門、神武門、太和殿、慈寧宮、欽安殿、武英殿等故宮古建筑修繕工作。1950年至2010年,伴隨故宮內古建筑修繕工作,工程隊培養出三代傳承有序的優秀工匠。
伴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古建筑行業的企業化,古建修繕工程也改變了既有方式。在效率優先的前提下,企業分工走向細化,工匠對于工藝程序的掌握程度大大降低。工匠流動性大大增強,使師徒制培養逐漸流于形式。工匠培養僅局限于理論講授層面,實操式的師徒傳藝再無可循。企業并不具備長期培養和儲備工匠隊伍的條件,隨修繕工程臨時性招工。工匠們通過短暫培訓就上崗工作,從事某個單項的工藝流程,古建修繕技藝失去了傳承渠道,行業人才現狀不容樂觀。
針對這種情況,整個行業都在謀求解決方案,各方也在進行著積極嘗試。2002年,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規定:“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等,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在修繕中,要堅持“四原”原則,即保持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與原工藝。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
紫禁城是明清官式古建最為集中的建筑群,面對這種情勢,故宮博物院對修繕工程做出整體布局。在當前的條件下,一方面對建筑群的日常維修保養,通過系統的“歲修”和“零修”,盡量保持每一幢古建筑的健康狀態,延長它們的應有壽命;另一方面加強古建筑傳統營造技藝的傳承和工匠的培養,為早日實現高質量的保護修繕積極創造條件。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基礎培訓于2016年8月啟動,養心殿古建筑修繕,是故宮古建筑整體維修保護工程的重要內容。但是,此次啟用了“研究性保護項目”這個名稱,表明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筑修繕將探索新的實施機制和傳承方式。
院長單霽翔多次表示,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項基本原則,即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歷史信息,不改變古建筑的文物原狀,進行古建筑傳統修繕的技藝傳承,這三項原則應該貫穿于整個故宮古建筑修繕的過程,更應該在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中予以保障。
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是故宮博物院一項對養心殿區域所實施的建筑修繕、文物修復項目。項目希望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在古建修復中“重新組建故宮古建筑傳統技藝傳承隊伍,建立古建筑修繕隊伍的培訓與考核制度,以解決修繕隊伍水平低、傳統營造技藝傳承后繼無人的問題。”
根據《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總體方案》要求,所有參加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通過故宮的考核后才能夠進入項目現場進行古建筑修繕。養心殿官式營造技藝傳承、培訓與考核工作分為四個階段,即“人員選拔”“基礎培訓”“項目培訓”“專項培訓”。
在此基礎上,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制定了“人員選拔”和“基礎培訓”的方案,歷時兩年,在多個單位的協同合作下,完成瓦、木、石、油、畫、裱糊作工匠選拔及基礎培訓工作。六作基礎培訓共收到來自18個單位的275名工匠的報名材料,經初選共有205名工匠參加選拔,其中128名工匠進入基礎培訓,最終116名工匠培訓合格。
2018年9月,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正式開工,針對養心殿區域建筑實際修繕情況,116名工匠中進入養心殿項目的工匠還將進行項目培訓、專項培訓。本次培訓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參加培訓的學員并非零基礎工匠,而是在施工企業選拔出有多年從業經驗、具備過硬基本功的熟練工匠,注重實操過程中對于工藝和手法的規范;二是本次培訓是針對養心殿項目進行的,選擇的理論和實操項目也圍繞著這一中心。
隨著時代進步,現在的匠人們已經摒棄了舊時代“守飯碗”的思維模式,更愿意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新人,望可以后繼有人,能讓手藝傳承下去。古建修繕技藝的傳承,我們在不斷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