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斗拱在中國古建筑中的應用
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裝飾與結構部分,它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形制流變的重要標志。斗拱位于屋檐之下,梁柱之間,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通過斗栱傳給柱子,再由柱傳到基礎;同時,斗栱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層的檐桁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型更加優美壯觀。
何為斗栱?
斗: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塊
栱:駕于斗上的弓形橫木
一組斗栱(宋代稱“朵”,清代稱“攢”)由若干個斗和栱組成,可置于柱頭之上,也可置于兩柱之間的闌額上或角柱上,分別稱為柱頭鋪作、補間鋪作或轉角鋪作(“鋪作”即斗栱的總稱)。從結構上,最重要的是櫨斗(即斗栱底部、柱頭之上的那塊大方木)和華栱,后者是從櫨斗上挑出的、與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栱。華栱可以上下重疊使用,層層向外或向內挑出,稱為“出跳”。一組斗栱可含一至五跳。橫向的栱與華栱在櫨斗上相交叉,與墻面平行。每一跳有一至二層橫向栱的,稱為“計心”,沒有橫向栱的出跳,稱為“偷心”。
有時候華栱之上還有一個斜向構件,稱為“昂”。它的上端,稱為昂尾,常由梁或的重量將其下壓,從而成為支承挑出的屋檐的一根杠桿。它那向外突出的尖形昂嘴使其極容易被辨認出來。
依據出跳的數目、華栱與昂的懸挑、計心或偷心的安排等等不同情況,形成了斗栱的多種組合方式,重復交疊,可變化萬千。可以這樣簡單,一目了然:
也可以如此復雜:
斗栱之間以榫卯結合,不使用一根鐵釘,這樣縱橫交錯的組合猶如在梁架與柱間增設了一層彈簧層,可以有效地抗御地震力,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許多古代木構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比如我國最高的木塔山西應縣佛宮寺遼代釋迦木塔。
應縣木塔
斗栱兩千多年的演變沿革歷史,也可以說是中國建筑結構法的演變史,所以常常是我們鑒別建筑年代的依據。從戰國時期至秦漢時期逐漸發展完備。唐代至元代,斗栱的體積宏大,近乎柱高的一半,充分表現出斗栱在結構上的重要性,例如佛光寺東大殿。
宋代以后,斗栱偏于纖巧,至明清,斗栱的結構作用幾乎不存,體積更為細密,檐下裝飾作用增強,色彩也更為鮮艷,如故宮太和殿的斗栱。
太和殿斗拱彩畫
正因為斗栱具有裝飾性,它可以出現在很多地方,由于各時期、各地域的不同,斗栱也相應呈現出千般姿態,萬種風采。屋檐下、戲臺、藻井、牌樓、門頭……都可見到斗栱的身影。
建筑斗栱:屋檐下支撐屋頂出檐的斗拱,是建筑上用得最多最集中的一類斗拱。
藻井斗栱:藻井是建筑室內天花上的一種裝飾,斗栱將藻井結構層層抬高,從而構成一座完整的裝飾。
門頭斗栱:門頭是建筑大門上的裝飾,斗栱裝飾性極強。
塔之斗栱:塔,源于印度,漢末傳入中國后,形成多層樓閣式佛塔,因此亦有斗栱形象。很多石塔、磚塔中的斗栱僅為裝飾之用,不具有結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