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廣德寺建筑及寺院整體介紹
廣德寺山門
據寺內碑載,明成化年間,襄王朱見淑的愛紀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風水,將愛妃葬在寺旁。云居寺主持道圓法師大為不滿,要率眾離去,襄陽諸佛寺院紛紛上書譴責襄王,襄王無奈只好奏請皇帝出面調解。成化皇帝朱見深下了一道圣旨,讓襄王就近擇一風水寶地,王府自備工料,建寺院一座與和尚。寺院建好后,朱見深并將寺命名為“廣德寺”。“敕賜廣德寺”至今還在廣德寺山門上。
山門前方的照壁——九龍壁,現代作品,雕工一般,不忍多看。
廣德寺,原名云居寺,位于湖北襄陽,寺內古木參天,寺外碧水環繞,環境幽雅宜人,寺院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剎。鼎盛時期,騎馬觀山門,敲鐘開齋飯。是湖北省佛教歷史上著名的十方叢林,其影響涉及鄂、豫、川、陜、贛、蘇、浙等地。1988年,廣德寺多寶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50米,東西長180米,護寺河長達千余米。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名“云居禪寺”,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由隆中遷此,因明憲宗朱見深御筆親賜“廣德禪林”,遂一直沿襲至今。寺內原有皇禪師石塔、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韋陀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多寶佛塔、廂房、配房和跨院等建筑,共有房屋127間。“文革”十年浩劫,廣德寺大部分殿宇被當作“四舊”拆毀,至1978年,僅天王殿、藏經樓、多寶佛塔、部分廂房存在。1991年,市政府撥專款180萬元,維修了廣德寺藏經樓、方丈院、知客樓、天王殿及山門,修復了大雄寶殿。經省人民政府批準,1997年1月,廣德寺為佛教活動場所正式開放。現存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房和多寶佛塔。
地址:湖北襄陽縣城西13公里處,與古隆中景區毗鄰。
年代:明至清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10元,無半票。
交通:交通便利,襄陽有公交車可以到達寺院門口,更適合自駕或租車前往。
看點:多寶佛塔、古銀杏。這個寺廟最古者就是多寶佛塔,也是唯一值得觀看的建筑。
參觀時間:2015年8月17日
國保碑
天王殿面闊三間,硬山頂,因人為破壞,已改原有風貌。殿西側為流通處兼售門票,門口搭有帳篷處。
大雄寶殿重檐歇山頂,1991年復建的仿古建筑。檐口曲線不柔和,使得建筑整體比較生硬。
大雄寶殿殿外西邊的焚帛爐,現代作品,雖然不夠精細,但造型也算獨特,中西結合的產物,印度覆缽塔與中式屋頂結合。
大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
現代補塑,造型中規中矩,還算過得去。
殿外佛像
釋迦三尊,現代作品,中間趺坐釋迦牟尼佛,左側文殊捧塔,右側普賢捧蓮座。
藏經樓為重檐硬山頂式,二層樓閣,系清代重修。
多寶佛塔正面(南面)
藏經閣后便是多寶佛塔,它是廣德寺唯一的看點,也是我此行的目標。
多寶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負盛名,雄偉壯觀,其建筑風格全國唯一,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寶塔西北面
多寶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至九年間(公元1494~1496年),為磚石仿木結構,通高約17米,分為塔座和塔身兩部分。塔座高7米,平面呈八角 形,其中東、南、西、北四面各設拱券門一個。
塔座上搭淺檐,下筑低基,角貼圓柱,石雕螭首。螭首為裝飾結構件,是用來散水的,將塔座上方的雨水排走,以免雨水遲滯在塔座上。
拱券門
塔座八角形,其中正東、南、西、北四面開拱券門,四門皆有通道入內,俗稱“八方四門”,券臉素面無紋飾。
西南佛龕
曾斍貴舍造,斍通覺。
正門南向,上額石匾陰刻“多寶佛塔”,檐下橫列斗大“佛”字3個。
塔座內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各方亦設壁龕、坐佛。
壁龕、坐佛
塔身五座小塔和覆蓋樓梯口亭組成。
有點眾星攬月的感覺,塔座頂上東側置階梯,可登塔頂,出口上方置方亭,四角攢尖頂。覆蓋樓梯口亭在圖的左側,位于塔的正東面。
主塔喇嘛塔
座頂主塔喇嘛塔,高約10米,亞字形須彌座,刻仰覆蓮瓣四層,上承覆缽式塔身;再承八角須彌座,座上置十三天相輪,相輪上置銅鍛傘蓋,垂八鈴鐸,剎頂為銅鑄蓮花寶頂,上托摩尼珠。如大般若經所言:天花垂蓋,寶鐸珠幡,綺飾紛綸,甚可愛樂。
塔身五塔
后視
多寶塔正立面
古銀杏
古塔旁有銀杏一株,約4人合抱,高約35米的古銀杏樹千年不衰,枝葉茂盛。明嘉靖帝曾效漢武帝封松柏故事,賜以“大將軍”封號;清朝康熙皇帝賜封為“護法尊”清乾隆帝又加封為“感應大將軍”,樹旁尚有碑刻記事。
到這里大家就要問了,為什么說 廣德寺的多寶佛塔造型奇特?為什么說它早在1988年就能進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于金剛寶座塔方面的知識:
金剛寶座塔是佛教密宗的一種佛塔建筑形式。起源于 印度,現存年代最早的金剛寶座塔為印度菩提伽耶佛塔。
中國現存的金剛寶座塔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真覺寺(五塔寺)的金剛寶座塔、北京香山碧云寺的金剛寶座塔、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的金剛舍利塔、昆明官渡古鎮的金剛寶座塔等。
金剛寶座塔的樣式為方形塔座(金剛寶座)加上其上部的五座塔構成。塔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樓閣式、覆缽式等多種,有的金剛寶座塔還建在佛教建筑頂上。
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五座塔代表金剛界五部佛主。五座塔代表金剛界五部佛主,中間為毗盧舍那佛(大日如來),東面為阿閦(chù)佛,南面為寶生佛,西面為阿彌陀佛,北面為不空成就佛。
金剛寶座塔也是密宗壇城(曼荼羅)的一種形式。
印度菩提伽耶佛塔(網絡圖片)
世界遺存年代最早的金剛寶座塔,又稱大覺塔、大覺寺、大菩提寺、摩訶菩提僧伽耶,即位于菩提樹北之精舍。其始建年代有二說,或謂二世紀,或謂四世紀。五世紀初,法顯入天竺巡禮時此地已有此塔,附近另有三座伽藍,其時之住僧以持律精嚴著稱。六世紀中葉,唯識大論師護法離開那爛陀寺后,一度棲隱于此,撰述《唯識三十頌》之釋文。玄奘西游印度時,對此塔及塔附近之其他遺跡皆詳加記載。另據《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載,于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黃水縣令王玄策曾至此,并于塔西立碑。現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紀間之緬甸國王所修造者,塔高52米,外觀九層,內部實僅兩層,四面刻有佛像佛龕,雕鏤精致莊嚴。十三世紀時,因避回教徒之摧殘,佛教徒遂將大塔掩埋,形成一土丘,湮沒數百年,直至1881年始由英國考古學者康林罕重新掘出,舉世震驚,每年朝圣之佛教徒不計其數,然今主權仍歸印度教徒所有,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金剛寶座塔”的原型來源于 印度的“菩提迦耶大塔”,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而修建的塔。其結構特點是:塔座較低,塔座上建有五座塔,四角的塔較小,中間的塔較大,大小體量相差較大,塔座四周雕佛像、法器、坐騎及各種佛教圖案。
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大批西域僧侶來中國宣講佛法。永樂初年,尼泊爾(也有說印度)高僧室利沙(“班迪達”,對印度“五明”佛教徒的稱謂,并不專指哪一位,其中的高僧就有室利沙)來到中國,向永樂皇帝進獻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圖紙,得到永樂皇帝的贊賞,被封為國師,賜金印,賜地京城西關外興建真覺寺供室利沙居住。室利沙后至五臺山,在五臺山普寧寺修行。
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又將室利沙請入北京,面授佛法。朱瞻基懇勸室利沙駐北京,但室利沙執意返回五臺山,皇上不允,不料第二天發現,室利沙竟在昨夜坐化。宣宗深悔不該勸留,于是敕分其舍利子,一部分在京西真覺寺內建塔存放,建的塔就是“金剛寶座塔”,參照的就是室利沙帶來的“菩提伽耶大塔”的圖紙,并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建成。另一部分在五臺山普寧寺建塔存放,并重修此寺,改名圓照寺。
圓照寺金剛寶座塔
尼泊爾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具體建造年代不詳,應晚于明宣德年間,1986年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錄。
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網絡圖片)
我國現存時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金剛寶座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號稱中國金剛寶座塔之祖,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在修建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時,結合中國古建筑特點,對塔進行變化創新:首先,加高底座,加高至7米。為讓人能上到塔座頂部,在五座塔的前部修一個罩亭,罩亭覆蓋樓梯口,通過其中的樓梯可以直達塔座頂部,便于近距離觀塔禮佛。 其次,縮小主塔與四個小塔的體量(高度)差,其中主塔為13層密檐塔( 代表佛祖修成正果的十三個階段,即十三相輪),四周的小塔為11層密檐塔。
中國的金剛寶座塔在總體造型上屬于印度形式,但在西部結構上往往融入了中國建筑特有的傳統風格,成為中國建筑和外來文化互相結合的創造性杰作。
北京香山碧云寺金剛寶座塔(網絡圖片)
我國現存最高、樣式最秀美的金剛寶座塔,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2001年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的金剛舍利塔(網絡圖片)
中國現存唯一擁有少數民族文字標注的石刻天文圖的建筑,建于清雍正五年至十年(公元1727~1732年),1988年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昆明官渡古鎮金剛寶座塔(網絡圖片)
官渡金剛塔初建于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7年),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重建,是中國現存建造歷史最久、唯一砂石砌成的石塔,雕工雖不見長,但更為工整、古樸、雅致。1996年國務院將該塔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襄陽廣德寺多寶佛塔
建于明弘治七年至九年間(公元1494~1496年),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德寺多寶佛塔實質上仍屬于金剛寶座塔范疇,塔座上建五座塔。但它又是形制獨特的,目前國內遺存獨一無二的金剛寶座塔:
首先,塔座平面八角形,這是獨一無二的,前面說到方形塔座(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五座塔代表金剛界五部佛主。這個八角形金剛寶座與佛教教義不是十分契合,但這也是佛教逐步漢化、演變的體現。
其次,唯一的主塔與四塔風格不同,其余的金剛寶座塔五塔要么同為密檐式,要么同為覆缽式,唯 廣德寺塔為主塔覆缽式與四塔密檐式相結合。個人認為廣德寺多寶塔的五塔曲線最柔和、優美。
再次,目前遺存唯一有倚柱,柱上置散水螭首的金剛寶座塔。
最后,唯一的磚石仿木結構金剛寶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