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建造磚石拱券結構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07
點擊數:
磚頂結構在戰國時是以梁板結構方式出現于空心磚墓的。當這種結構方式所使用的材料——空心磚,不能適應跨度增加的需要時,結構就逐步向拱的方向發展,至西漢出現了條磚頂的筒拱結構。拱結構的產生,是磚結構技術的必然發展。這種古建筑結構方式,以后就長期被運用于磚墓、磚塔、城門洞、無梁殿以及磚墻體的門窗
上。在磚拱結構的發展過程中,先后形成了兩種拱結構體系:一種是以拱券為基礎的筒拱結構,其結構特點為兩個平行邊支承。而另一種為空間形態,即拱殼結構,如四邊結頂,盞頂及穹窿頂等,其結構特點為周邊支承。其中筒拱結構產生在前,拱殼結構則發展于后。西漢末年出現的拱殼頂,矢高較小,結構上具有殼的特性:即磚塊在X、Y兩個方向上都受壓,充分發揮了磚材的耐壓性能。而拱殼頂在施工技術上采用了無支模施工方法,雖然當時拱殼的跨度不大,但其結構性質仍與現代的雙曲磚扁殼類似。二千年以前出現的這種結構及其施工技術,是我國古代磚結構技術上的突出成就。隨著拱結構施工方法的改進,拱殼的矢高增大,從而派生出一種新的磚結構形式——疊澀結構。
疊澀結構產生于東漢,它保持了拱殼結構的外形,采用逐皮磚面成水平逐層出挑的砌法。這種砌法,較之不斷地改變磚縫面角度的拱結構,在施工上簡便得多,所以疊澀結構的出現,乃是探索一種簡便的磚拱結構施工方法的結果。以后,疊澀結構在磚墓、磚塔上被長期運用。到南宋,磚筒拱結構開始在城門洞上出現,明、清時則磚砌城門洞、無梁殿等建筑多采取筒拱結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