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的獨特語言——斗拱
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構件,它密布于屋檐和平座回廊下面,造型別致,一層一層地向外挑出,有的還用青綠色的油彩裝飾。可以說,斗拱是中國建筑最精巧、最華麗的部分,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來看,它都足以代表中國古典建筑的風格和精神。
斗拱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論語·公冶長》中就曾提到“山節藻棁”。這里的“節”即指斗拱,“藻”是水草紋,“棁”是梁上立著的短柱。“山節藻棁”的意思就是累疊如山一樣的斗拱和繪有水草紋的短柱。可見,早在春秋時期,斗拱便已出現且累疊如“山”了,已經脫離了雛形的簡單狀態。和許多裝飾性構件一樣,斗拱最初是由于木結構建筑的實際需要才誕生的,它其實是柱子與梁架之間的過渡構件,主要作用就是擴大梁枋和柱頭的接觸面,從而加強梁架與柱頭的聯系,以承托中國建筑那高大厚重、出檐深遠的屋頂。要把斗拱的功能介紹清楚,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較來看,斗拱應該類似于今天載重汽車上的鋼板彈簧。鋼板彈簧的作用,概括來說,就是在車身與車輪之間建立起一種“彈性聯系”。而斗拱的作用,則是在建筑的梁和柱之間建立起這種“彈性聯系”。也就是說,有斗拱的房屋,其屋蓋的荷重并不是直接由大梁落到柱子上,而是通過斗拱傳到柱子上。那斗形的木塊與肘形的曲木在柱頭上層層疊加,在梁柱與屋檐之間搭起繁密有力的“骨架”,把立柱強大的托力逐層向上傳遞、擴散,布滿上面每一個需要支撐的點,從而承受著屋檐與平座回廊的重量。
盡管斗拱起源很早,但與希臘柱式相比,斗拱算是晚熟的建筑語言,一直到盛唐才基本走向成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矮、木柱粗短、屋頂平緩,碩大的斗拱占據了建筑最顯眼的位置,把建筑結構的“筋骨”毫無遮攔地展露出來,木材的潛能被發揮到了極致。例如建于唐朝的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距今已千余年,它上覆單檐廡殿頂,檐下的斗拱、雙層拱、雙層昂共挑出2米多,若加上椽頭瓦件,出檐竟深達3米左右,是我國現存古建筑中挑檐最遠的。唐代的斗拱古樸、雄渾、率真,近似于希臘早期的多立克柱式的風格。
后來,我們的祖先改變了席地而坐的傳統習慣。這種改變很快反映在建筑上,使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建筑的柱身加高了,斗拱也不再像唐代那么雄壯有力,柱間的斗拱數量也逐漸增加。到了宋代,斗拱逐漸變得舒朗,開始像希臘中期愛奧尼柱式那樣走向裝飾化。或者說,這時的斗拱,其裝飾意義已經超過它的功能意義了。
舉例來說,河北省正定縣的隆興寺摩尼殿,是一座宋代建造的木結構大殿。整個大殿的上下內外共有斗拱達127朵,其中大多數又施以450的斜拱,其構造之復雜令人眼花繚亂。
元代以后,斗拱直接承托屋頂的功能被挑檐檁代替,它的原始作用消失,完全演變為屋檐下的一條裝飾帶,密密叢叢,繁縟艷麗。原本無意于雕飾的斗拱,成了像希臘后期科林斯柱式一樣的純裝飾性的“圖案”。
如果說希臘柱式是西方建筑的“語言”,那么斗拱無疑就是中國建筑的“語言”。在中國建筑這部華美樂章中,屋頂和斗拱堪稱其中最優美的兩段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