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筑中的照壁,一看就知道這家姓什么?
照壁,又稱‘影壁’,由‘隱避’變換而來,在門內為‘隱’,門外為‘避’,是中國傳統建筑特有的一部分。
中國的影壁至遲在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時期就有了。據近年考古學家發現,在陜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遺址中,有一座影壁殘跡,東西長240厘米,殘高20厘米,這是中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影壁。
古代人認為自己宅中不斷有鬼來訪,修上一堵墻,以斷鬼的來路。據說小鬼只走直線,不會轉彎。另一說法為照壁是受到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影壁的設置在中國古代是分成等級的。據古代西周禮制規定,只有宮殿、諸侯寶那、寺廟建筑等方可建筑影壁。它作為一組建筑物的屏障,故又稱“屏”。行人路過,因此不能窺見院內,如乘車、轎來訪,客人也可在影壁前稍停,整理衣冠,然后入院拜訪主人。至于一般民房的影壁,大多都是明代以后才有的。
大理精美絕倫的粉墻畫壁讓無數游人留戀,建筑外觀的美感已無需贅言,來讀懂照壁的姓氏文化。照壁題字彰顯姓氏文化:
“清白傳家”為楊姓,究起淵源,來自于東漢名臣楊震。當年楊震任東萊太守時,有人給他送來十斤金子,他堅決不要,并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楊震是陜西華陰人,可沒有想到,連大理白族的楊姓子孫,都以他的清白為榮。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所以白族的李姓,便把“青蓮遺風”題寫在自家的照壁上,鼓勵子孫后代像李白一樣,飽讀詩書,入室升堂。
“琴鶴家聲”,源自宋代御史趙抃,他為官剛正不阿,被譽為“鐵面御史”。平時生活情趣高潔,舉止瀟灑,家有一張名琴,還養了一隻仙鶴。因此白族的趙姓人家,就取“琴鶴家聲”這四個字,展示不俗的家風。
白族照壁除了外觀優美、造型精致外,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只要看到寫在照壁上的題字,就可以知道這家主人的姓氏。還有的照壁上,寫著人生追求。
白族人家根據院落的方位,院落之東的照壁一般題書“紫氣東來”,南邊的照壁題書“彩云南現”,背山靠海者題書“蒼洱毓秀”,仕宦人家多題書“科甲聯芳”,“世人書香”等。
照壁是中國古代院落大門內(或大門前)的一種屏障,其建筑材料包括磚、木、石等不同的類型。白族建筑中的照壁除具有以上特點外,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獨有的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重新塑造出本民族特點的照壁文化,并成為白族民居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族民居照壁的典故題識,表明了白族人民對祖先的道德風范的崇敬和懷念,也說明白族人民對漢文化的吸納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