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雨-中國園林藝術
中國人重含蓄,煙雨迷離的江南園林,月光朦朧的亭臺樓閣,別具一格。
在江南以南的花園里,你通常會看到蜿蜒的小路。人們走進花園,但看到一片叢林,建筑隱藏在密林中,蜿蜒的小路不知道去哪里,沿著小路,似乎走到盡頭,但在路上,突然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亭子,假山泉水,讓一個人不禁感到驚訝。
中國花園的入口并不光滑,總是有障礙物,或者有巨石障礙的眼睛。例如,揚州花園一進入花園門,就有一塊巨石被堵住了。頤和園東宮門的人口,有一個大廳擋住了人們的視線,給了人們一種心理抑制。當你轉過障礙物時,你突然開明了,奇怪的假山,蕩漾的湖,橫著你。
來到江南園林,似乎來到了一個曲世界。這里的一切都是委婉曲折的。在蘇州拙政園,巨大的香蕉樹后面是白色的墻壁,墻壁上方形狀曲折優柔,像云一樣飄動,這叫云墻。看看這樣的云墻,如看龍飛,白墻和黑瓦在青山綠水中勾出一條蜿蜒的曲線。蜿蜒的走廊沿著小溪而建。走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亭子。亭子伸進人們的水里。亭子上方的卷角像鳥翅一樣飛翔,為這幅靜止的畫面增添了飛翔的勢頭。
在江南以南的花園里,甚至花園里的花草樹木也大多是曲的。高高的柳樹把它柔軟的纖細垂在水面上。數百年的古樹展示了它彎曲的老樹枝。還有無數的龍爪樹、纏繞的藤蔓、稀疏的寒梅等,都渲染著曲的世界。
在中國人心目中,園林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亭臺樓閣、山水花木只是她的形狀;山因水而活,石依樹而生,亭臺樓閣與細徑相連,云墻牽引著綠色植物,暗香飄動,陰影橫斜。這些都是她的風神。沒有風神,花園就缺乏魅力,只是一個居住的地方。
拙政園的香洲是一個迷人的空間。夏天來看,卻看到粉墻黛瓦,在綠色的天地里勾勒出一道纖細的影子。無風竹自動,故意纏藤,別具一格。尤其是飛檐,像一只翠鳥,輕輕地飛著。冬天來看,如果雪漫天,雪落在溪流上,霧籠亭,茫茫天地,枝木橫斜,老樹參差不齊,更有魅力。
蘇州同里退思公園是一個擅長水的公園。公園里有一個水池。水中有幾個金鱗,紅影閃爍。如果沒有,如果安靜,湖的四邊都裝飾著湖石,參差不齊。石頭上的苔蘚歷史悠久,古雅蒼潤。岸邊的老木頭枯萎,森林左右,影子落在水中,藤蔓纏繞在腰上,與公園里的風景融為一體。岸邊還有一個水榭亭。在這里,人們覺得清新活潑,雖然空間不大。
江南園林大多在細節上有韻味。比如江南人比較細膩,但是喜歡在房子前后種大綠香蕉。走進蘇州拙政園香洲旁邊的一個庭院,人們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香蕉。傘蓋般的大葉子在一堵粉紅色的墻前搖落,與香洲纖細的飛檐形成了奇妙的關系。它巨大的身影映照在靜水上,青翠欲滴,微風輕過,沙沙作響,別具一格。真是縱芭蕉,不雨也寒。這是一個精致的南方花園,融入了一種大氣的風格。
江南花園經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筍和幾根竹子。明人有一首小詩:一架鋼琴,幾架閑暇,數竹窗外的藍色。窗簾上沒有人,春風吹人。這個小房間與外面隔離,但它通過窗戶引入了外面的風景。沒有人出現,突出了這個小房間的空間美。宗白華說:這首詩可以作為塞尚畫的幾幅蘋果靜物畫來欣賞。
不僅是窗戶,中國園林中的所有建筑、臺灣、亭臺樓閣都是為了看,也是為了豐富游客對空間美的感受。
亭子是中國園林不可或缺的。亭子的作用是將游客的目光從小空間引向大空間。人們在亭子里,向四面環顧四周,向廣闊的世界推去,把世界的無邊入心中。亭子空無一物,但似乎天下的風景都能匯聚在這個亭子里。元人有詩說: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亭。就是這個意思。頤和園有一個亭子叫畫中游。畫中游不是說亭子就是畫,而是說亭子外的大空間就像一幅畫。當你進入亭子,你就會進入這幅畫。
蘇州滄浪亭是一座以亭子著稱的花園。高高的滄浪亭矗立在山上,環顧四周。坐在這個亭子里,環顧四周,你可以看到周圍的美的風景。亭子的走廊柱上有一對對聯:微風和月亮是無價的,靠近水和山是深情的。坐在亭子里,看著靠近水和山的風景,游客們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這是中國園林家所追求的領域。
為了豐富游客對空間的美感,中國園林家往往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方式來布置空間、組織空間、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