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歷史文化名鎮唐昌古鎮
唐昌鎮,位于成都郫縣,建于唐儀風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古稱川西最富裕的上五縣溫、郫、崇、新、灌的崇是崇寧縣,也就是今天的唐昌鎮,是成都府南河上游的生態綠色屏障,素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梅花井、文昌宮巷、文廟、翰林院、圣像寺、大椿巷、梁家大院等歷史遺跡,體現了唐昌古鎮悠久的歷史文化氣息。
翰林院:川西唯一現存的翰林院。保存完好,是清同治甲徐進士翰林院編修羅金文的家。建于清代,木結構復式四合院附有廂房,面積1245平方米。整個院子都是懸山屋頂。除了門是抬梁梁架,都是斗梁架。門兩側有浮雕花墻,整個院子的柱子都有空雕。
四川崇寧桂花場人羅錦文,字郁田。進士同治13年(1874年),翰林院編修,官至山東運河。擅長書法。
翰林院門前的雙桅桿是科舉時期著名的結構。桅桿的數量可以分為單雙兩部分,比如才高八斗。進士以上成績突出的官員允許建造雙桅桿,這表明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紀念碑:建于1946年2月,現保存在崇寧公園湖邊的橋上,周圍覆蓋著古老的柏樹,莊嚴肅穆。是崇寧縣人民為紀念抗日血戰士和抗日勝利而建造的紀念碑。它是四川人民抗日救國的重要見證,也是附近地區唯一存在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
圣像寺:位于南街,初建于唐代,明初培養,清代擴建。供奉觀世音菩薩、韋陀等雕像。廟里的欄桿都是峽石做的,浮雕人物,形形色色,生動活潑。
玉皇樓:清代建筑,三層木結構,是過去全市最具標志性的高層建筑。有詩:西蜀多奇景,金城望江樓人不到江樓,妄作西蜀游,望江樓的樣板是玉皇樓。
文廟:建于宋代,清初復休,廟內供奉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石柱上精美的聯文,都是名人寫的,遠近馳名。
雖然建筑體積小,但其壯觀的風格和精湛的建筑藝術,仍然給人巨大的震撼,進入寺廟門,右邊是盤池,盤池起源于孔子業余時間帶弟子參觀魯天子表演禮儀宮,后代稱入學為盤子,學者入學為盤子,盤子有三座拱橋,所以被稱為三座洞橋,每座橋有兩頭石獅,看起來很壯觀,走在拱橋上可以看到格子星門,走過格星門,來到大成殿。左邊是西游,右邊是東游。崇寧人文厚重,才華橫溢,文風鼎盛。宋明清以來,先后考了41名中文武進士,數百人。
文昌宮巷建于清乾隆十年,占地約三畝。原文昌宮魁閣毗鄰文昌宮巷。魁閣建于清朝嘉慶17年(1812年)。四層,高20多米。當時,東街玉皇樓是崇寧的標志性建筑。魁閣是崇寧著名工匠楊前生和楊燕如叔叔和侄子建造的。它是木制的。檐牙高啄,飛閣流丹。整個亭子沒有釘子。
大椿巷:位于唐昌古鎮核心區,巷子深300多米。當你走進小巷時,你會覺得你已經穿越了中華民國時期。經典的青瓦坡屋頂和清水磚墻是歷史悠久的古鎮。走在小巷里,安靜悠閑。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樹葉的沙沙聲,讓人瞬間感受到了這個古鎮。
梅花井:據說是明朝崇寧王府飲水釀酒的取水處,又稱梅花御井。
據說只有逛過梅花井,才能進入唐昌人的生活。據說是明朝崇寧王府喝水釀酒的取水處。它不僅是整個古鎮中最古老的,也是重要的水源。
梁家大院:據說有14個天井,97棟大小房屋,占地20多畝。是唐昌古鎮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價值最高的古建筑群。這座建于清末的梁姓大戶人家庭院,位于北正街158號,隱藏在后街小巷。如果不仔細尋找,很容易被忽視。是清末民初川西典型的民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