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上莊古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位于陽城縣潤城鎮東北可樂山腳下的上莊古村落,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部尚書王國光的故鄉。近年來,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莊村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支持民營企業、擴大煤炭產業、發展旅游三項戰略方針,明確發展思路,改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和諧。在農村社會保障綜合治理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榮獲寬裕小康村、文明和諧村、生態園林村等榮譽稱號。
在明朝的金鑾殿里,曾經有一個上莊人坐在上莊。他是本文第一段提到的王國光。正是王國光的成功激起了千層浪,在學者心中激起了漣漪。學習文武,商品和皇室。因此,在此期間,形成了讀書可榮,耕冶可富的重教文化。經過幾百年的兩個朝代,留下了郭峪三莊上下佛,舉人秀才250的民謠。
那些進士和舉人,在居官期間或之后,為了光宗耀祖,為了官場應有的排場或者仕后的舒適生活,不惜一大筆錢,營造理想的安樂窩。以現在的上莊為例,其古建民居最早是明代成化年間。在此期間,第一個舉人出生在白巷,叫王遵,是王國光的曾祖父。他是個紳士,自然有錢,大概是從他開始,注重建筑文化,營造理想的生活環境,從此拉開了古建筑的序幕。
王國光修建了由尚書第、司農第、王祠堂等建筑組成的天府,王國光侄、湖廣參政王淑陵修建了進士第;王國光的孫子、山東參政王正軍修建了望月樓、參政府、廳房院、仰山居等建筑;民國時期,山西省綏靖市公署秘書處副主任范次峰修建了樊浦新院、樊氏祠堂、花園等建筑。
經過400多年的歷史,上莊終于建成了一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建筑群落,群山環繞,綠水環繞,四合院星羅棋布,望樓高聳。這是耕讀文化與自然趣味融合形成的獨特村落布局,名臣、碩儒、巨人極其后裔居住。當我們用文化的眼光欣賞這些建筑時,你會發現許多文化的奧秘。
自古以來,上莊村就被譽為文化之鄉。從明朝中葉到清初的100多年里,有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品和監生員。歷史上,有兩位上莊人為陽城人引以為豪的十鳳齊鳴。
天官王府是由王國光及其后代建造的大型官方住宅建筑。有40多個保存基本完好的古房子,反映了明朝、清朝、中華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它被古代建筑專家稱為古代村落保護的杰出典范。2008年,上莊村以其獨特的文化優勢和深厚的文化遺產,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