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文化:鐘鼓被視為寺廟的象征
寺廟的鐘聲常常是詩人作品中吟唱的主題。最受歡迎的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哭霜滿天,江楓漁火憂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鐘到客船。詩中萬籟俱寂中悠悠的鐘聲真令人神往。杜甫的《游龍門奉先寺》:想聞晨鐘,發(fā)人深省,已經(jīng)說出了寺鐘警世之意。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萬籟此寂靜,但余鐘清音,意境幽靜。
然而,僧侶耳中的鐘聲卻沒有詩人聽到的那么富有詩意。寺廟中鐘樓上的大鐘由專人負(fù)責(zé),稱為鐘。在《修百丈清規(guī)》中·在法器章中,對如何撞鐘有具體規(guī)定。只有寺廟里的僧侶才能清楚地分辨出聲音和鐘聲是通知僧侶們聚集在僧侶和齋堂,還是警鐘、肅眾和佛教活動。
寺廟設(shè)鐘系統(tǒng)來自印度,因此又稱梵鐘。三種鐘分鐘,殿鐘,僧堂鐘。鐘樓里掛著大鐘,用來號令全寺各堂口。按照寺規(guī),每天早晚遇到法會都需要撞鐘。根據(jù)《百丈清法》·《法器章》載:小擊大鐘則破長夜,警覺睡眠,晚擊大鐘則覺昏衢,疏冥昧。總之,撞鐘的目的是提醒僧人不要忘記修行,以免墮落。至于撞鐘的方式,也有規(guī)律: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36次,總108次。起止三次稍緊。抑揚頓挫,真好聽。難怪張繼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被寒山寺的鐘聲所感動,一首《楓橋夜泊》擊中了千萬人的心。
至于大鐘為什么要撞108次,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格致鏡原》引用了《紫珠》云:12月、24節(jié)氣、72等鐘18次。這說明在以農(nóng)耕為主的社會里,人們希望通過佛陀保佑豐衣足食。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rèn)為生活中有108種煩惱,鐘敲108次,可以把108種煩惱剪掉,佛教稱之為百八鐘。后來這句話被唐代高僧鑒真東渡弘法帶到日本,所以有句話叫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到目前為止,每年元旦結(jié)束時,仍有許多日本人前往蘇州寒山寺聽108響鐘聲。
寒山寺的鐘聲,可以穿過擁擠的集鎮(zhèn),為停泊在楓橋邊小舟上的人所聞,主要在于此鐘的形狀符合聲學(xué)原理。除了鐘體的大小外,鐘聲的聲弱清濁主要取決于鐘的體型和厚度。鐘體聲音太厚,但不發(fā),鐘體聲音太薄,聲音太散;形奢其聲音狹窄,形岡其聲音郁郁不揚。所以大鐘寺有,但不是鐘鐘都出名。然而,以鐘聲而聞名的不是寒山寺的一鐘。峨眉山圣積寺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的鐘,高2.3米,直徑2.2米,壁厚20厘米,重25噸。它深沉、渾厚、洪亮的聲音回蕩在暮色蒼茫的深山幽林中,遠(yuǎn)播十多里,能飄到金頂,形成著名的峨眉風(fēng)景圣積晚鐘。北京大鐘寺的鐘王是高2.9米,重84噸,堪稱大鐘之最。敲響鐘王,鐘聲可遠(yuǎn)聞40公里,可說是世界上聲音傳播最遠(yuǎn)的鐘。
鐘樓掛在鐘樓里,鐘樓建在佛殿的東面。唐代長安菩提寺東正好靠近宰相李林甫的房子。為了避免鐘聲影響宰相房子的和平,鐘樓不得不移到佛殿西側(cè)。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連佛教僧侶都無能為力,不得不忽視傳統(tǒng)的寺廟制度。
殿鐘放在佛殿里,早晚行香時通常會敲七下。僧鐘放在禪堂、齋堂、講堂、法堂,集群時擊中,住所與人入堂時鳴七次;齋飯下堂,放參,丹望巡堂吃茶下堂三次;在大廳前念佛時,念一聲輕擊,有領(lǐng)眾齊聲的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后,鼓像鐘一樣成為中國寺廟中常見的法器。古寺的鼓叫法鼓,古詩中常提到,如謝靈運的《過曲溪山僧》詩:清霄飄煙,空林響法鼓。李白的《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fēng)箏。法鼓位于法堂內(nèi),左鐘右鼓,方丈上堂時鳴鐘擊鼓。法堂里有兩個鼓,放在東北角的叫法鼓,放在西北角的叫茶鼓。
鼓雖然不像鐘那樣優(yōu)雅、壯觀、美觀、傳奇,但鼓的應(yīng)用比鐘更頻繁。方丈上堂,小參,普說,入室,茶,齋時,普請,更換均需擊鼓。根據(jù)《百丈清法》·法器章記載,擊鼓有很多名堂:方丈上堂時擊鼓三通,小參則擊鼓一通,一般說擊鼓五次,入室時擊鼓三次,都要緩擊。報用茶的茶鼓長擊一通,報用齋的齋鼓長擊三通,通知出坡的普請鼓長擊一通,報時的更鼓早晚平擊三通。
關(guān)于寺廟的鼓也有一些有趣的消息:根據(jù)宋代朱本的《曲威舊聞》,龍福寺門外有兩畝竹林,老鼠喜歡吃竹筍。當(dāng)竹筍剛出生時,寺廟和尚們把鼓放在一邊,晝夜鳴叫,這被稱為驚鼠鼓。唐代河南中岳松陽寺和尚一行受到寺廟撞擊鐘鼓的啟發(fā),將鐘鼓原型成水運銅渾天儀,成為自動報時儀器。
喚醒世界名利客,喚回苦海夢的魅力,這兩首詩總結(jié)了晨鐘暮鼓的宗教意義:提醒世人沉迷。由此可見,佛教不僅將鐘鼓作為實施佛教禮儀的重要法器,還將佛教教義注入鐘鼓
當(dāng)人們談?wù)摲鸾趟聫R時,他們總是想到晨鐘暮鼓的聲音,因為它充滿活力刻、清遠(yuǎn)、警覺和無盡的余味。鐘鼓被認(rèn)為是寺廟的象征,人們也可以從晨鐘暮鼓的余味中追求豐富的佛教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