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廟”在古代兩者區別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句話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其實這句話是錯誤的,和尚并不住在廟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大多數人都認為“寺”和“廟”并無區別,只是稱呼不同,可實際上,兩者有著嚴格的區別。廟,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古時,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漢代以后,廟逐漸變成了神社(土地廟)。廟成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謚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等。
寺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鳴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480寺,
多少樓臺在煙雨中。
寺廟,指官舍。《漢書·顏師古注:凡府所在所謂之寺。寺廟在古代漢語中有連續、連續的含義,說明這些機構是永久性機構,旨在代代相傳。禮記: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三公官署稱府,九卿官署稱寺,即所謂三府九寺。如大理寺、鴻鹿寺、太常寺等。
佛教建筑稱寺始于漢明帝,洛陽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隋唐以后,寺廟越來越少,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筑的特殊術語。
院
僧院影堂
唐·許渾
香銷云凝舊僧家,
僧剎殘燈壁半斜。
日夜松煙空漠,
秋風吹破妙蓮花。
寺廟里的小建筑被稱為庭院,一個寺廟里可以有幾個庭院。佛教建筑統稱為寺廟。寺廟的綽號有:伽蘭、蘭若、精舍、叢林、寶剎等,各有各的意義,建筑布局也分為多種:以塔為主體,以閣為主體,前后閣,以佛殿為主體,前兩閣,七殿伽蘭等。
庵
薜荔庵
唐·顧況
薛荔作禪庵,重疊庵邊樹。
也有人知道空山路欲絕。
古代有一種叫庵鹿的草,可以蓋房子。僧房子。僧侶們經常用安陸來建造房子,所以這些房子也被稱為安。漢朝以后,有一個專門為佛教尼姑而設計的寺廟,所以寺廟逐漸成為佛教婦女的建筑名稱,通常被稱為尼姑寺廟。
注:古代有些文人的書房也叫庵,比如北宋陸游晚年的書房老學庵,明末清初冒襄的書房影梅庵。
觀
尋道觀
唐·王勃
芝光分野,蓬闕盛規模。
丹洞肅松樞碧壇清桂閾。
金箱五岳圖,金箱五岳圖。
蒼秋得不到,空望白云衢。
觀點是指古代宮門的雙闕(樓臺),如《爾雅》·釋宮的觀謂之闕。
另一種觀點是指道士居住的地方。·封禪書載道:今陛下可以為觀,如樸城,置脯棗,神人宜可也。此外,道教活動場又稱宮·道宮謂之觀黃公紹《古今韻會》
注:據說漢代道士王仲因治愈漢元帝頑疾而被引入宮中的昆明觀。從那時起,道教徒就稱道教建筑為觀。(另一方面,道教祖先老子曾在陜西下樓觀臺上講道,后人稱道教建筑為觀。
堂
暮立
唐·白居易
黃昏獨立佛堂前,
滿地槐花滿樹蟬。
大概四時心總苦,
秋天是中腸斷。
大廳是建筑前部對外開放的部分。·劉熙《釋名·釋宮室解釋說:堂,猶堂堂,高顯貌也。與房間兩側的廂房相比,堂的左右有序,有夾。
自漢代以來,大廳一般是指衙門和第一所房子的主要建筑,但宮殿和寺廟寺廟宮殿中的次要建筑也可以稱為大廳。如羅漢堂、禪堂、齋堂等佛教建筑。
殿
宿州天慶觀殿門離道士
唐·呂巖
秋景蕭條的葉子亂飛,庭松影坐移。
云迷鶴駕何去,仙洞朝元失我期。
宮殿是專門用于宮殿、禮制和宗教建筑的,說文古本考:宮殿也是高大的。
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堂之所以稱殿者,是因為有陛四緣高起,沂鄂顯然是故名之殿。
寺廟寺廟宮殿觀中供奉神佛的建筑也被稱為寺廟。以佛教建筑為例,有大雄殿、藥師殿、三圣殿、彌勒殿、觀音殿等。;遺骨和神奇武器,包括舍利殿、藏經殿(亭)、轉輪藏殿(亭)等。
廟
蜀先主廟
唐·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概,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
要相能開國,生兒不如賢。
荒涼的蜀故妓來到舞魏宮前。
宋·刑敏:凡大堂有東西廂,夾室,前堂有續墻者稱廟。
廟本是指皇帝的權威通過祭天得到上帝的認可。因此,自古以來,皇帝就有廟號,并逐漸演變成祭天、祭地、祭神的建筑,用于祭拜城隍廟、龍王廟、土地廟等各種神鬼。
祠
岳忠武王祠
明·于謙
馬南來渡浙江,汴城宮闕遠崎嶇。
負國奸臣主議和中興諸將降敵。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朱仙鎮怎么不見將軍奏凱歌?
祠堂是為紀念偉人和名人而建造的供舍(相當于紀念堂),這與寺廟有些相似,現在一般稱同族子孫祭祖的地方為祠堂。
祠堂最早出現在漢代,漢書·根據官傳記載:文翁終于蜀了,官民為祠堂。東漢末年,建祠提升了家庭的風格,甚至活人也為自己修建了生祠。司馬光的《文鹿公家廟碑》包括:先王制,天子至官師都有廟。
一般來說,寺廟和寺廟是佛教的宣傳中心,和尚住在寺廟里,尼姑住在寺廟里;宮殿和寺廟屬于道教活動場所;寺廟和寺廟是為了祭祀圣人和祖先。中國古代建筑形式多樣,不同建筑的名稱不同,這是一個深刻的大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