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第一奇觀-懸空寺
中國有許多寺廟,但很少有寺廟可以懸掛在空中。山西北部的恒山有一座懸掛的寺廟。目前,懸掛在空中的寺廟正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好奇心驅(qū)使人們探索它。
恒山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翠屏峰的一座陡峭懸崖上。從遠處看,三層樓閣的寺廟從南向北逐漸升起。殿閣高度錯落有致,棧道飛架相互連接,就像一座正常寺廟的微型景觀,令人驚嘆。
懸空寺在懸崖上懸掛了1500多年,至今安然無恙。人們感嘆古代工匠的超技。在古代,當缺乏儀器測量、技術(shù)手段和大型設(shè)備時,祖先是如何在懸崖上建造這座自然的寺廟、亭臺樓閣和棧道的?
懸空寺所在的金龍峽,峽谷深邃,兩岸懸崖陡峭。它曾經(jīng)是古代連接塞外與中原之間的危險。離懸空寺不遠,還有北魏留下的古棧道遺址。可以想象,北魏作為中國佛教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時期,在這一天的危險通道峽谷中建造寺廟是很自然的,但在懸崖的側(cè)壁上建造寺廟是古代僧侶和工匠的奇妙想法。
導(dǎo)游告訴我們,寺廟建于北魏后期,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總長約32米,40個亭子,禪宗、佛、三佛、菩薩、觀音大廳,有銅、鐵、石、泥佛,原名玄空閣,改為懸空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修復(fù)。懸空寺雖小,但包含了所有寺廟應(yīng)有的功能,是一座融合了道、儒、佛三教的寺廟,可謂麻雀,五臟俱全。
我急切地穿過古棧道遺址,沿著山谷蜿蜒的石路來到懸崖下。古寺絕壁下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壯觀二字,這是唐開元23年(公元735年)李白參觀懸空寺后留下的。
沿著石階走上去,很快就來到了千年古寺。抬頭一看,木結(jié)構(gòu)的古寺呈現(xiàn)出古色古香,與棕色巖壁略有不同,但色彩搭配非常和諧。幾十根不厚的木柱從建筑的外緣頂起古寺,樓閣的飛檐疊加在一起,讓古寺感覺凌空欲飛。
跟著人群爬上懸空寺,樓閣之間有棧道,下面是陡峭的深谷。由于空間狹窄,上下只能沿著通道攀爬。欄桿外有80多米高的懸崖。木制樓閣不時在人們腳下發(fā)出吱吱的聲音。說實話,還是很膽小的。不時有老人因為緊張而催促前面的人,而一個高的老人不得不緊緊抓住欄桿,身體呈C形彎曲,向前緩慢,甚至呼吸也有點急促。
在懸空寺上,目前保存完好的三尊石佛是北魏時期雕刻的,非常珍貴。想想古人在石墻上挖雕像有多難。
為什么寺廟可以掛在絕壁上?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不僅有支撐柱,還有整個寺廟的27根整個寺廟。這些直徑約50厘米的樹木暴露在外約1米處,橫梁的另一端深深扎進懸崖上人工挖掘的石孔。據(jù)報道,20世紀9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試圖更換損壞的梁,但發(fā)現(xiàn)梁無法從石孔中拔出。原來插入石孔的一端有楔子。楔子打開梁,緊緊地卡在石孔里。就像我們今天的膨脹螺栓緊固一樣。這座寺廟最近的大規(guī)模維修也是140多年前的清代同治時期。支撐整個寺廟重量的橫梁,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風(fēng)雨,不被侵蝕,不能說是古代建筑的奇跡!專家還發(fā)現(xiàn),這些梁抵抗風(fēng)化腐蝕的另一個重要秘密是,所有梁、柱、亭的主要支撐梁均為鐵杉,浸泡在桐油中進行防腐處理。
在古代,工匠們巧妙地在懸崖上挖洞,插入橫梁。石洞的一部分很長,而暴露在外面的一部分很短,而巨大的寺廟閣樓重達數(shù)十噸。由于幾十根橫梁和石洞的支撐,重量分散在懸崖上,柱子的承載力很小。
幾千年來,巧妙的懸空寺,經(jīng)過幾次大地震,但安全,巧妙地利用懸崖凹陷,加上寺廟上方的懸崖略向前,可以為寺廟防風(fēng)雨,寺廟每天陽光不超過3小時,形成了危險、巧妙的景觀,可見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能和智慧。
巨大的恒山有許多歷史遺跡,但懸空寺被稱為恒山十八景之冠。徐霞客稱之為世界巨人。他在《游恒山日記》中說:在西懸崖上,樓層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臺。
清代鄧克紹的《游懸空寺》一詩也描寫了寺廟的奇妙之美:石屏千立,古寺半空懸。凈土塵土飛揚,岑樓點綴著遠方的天空。一灣巖月,半壁畫禪。俯視行人小,飄然欲仙。
當然,在中國,恒山懸空寺并不是唯一的。河北省石家莊市福慶寺橋樓殿、河南省祁縣朝陽寺、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中皇山上媧宮等全國不同地區(qū)還有7座懸空寺。然而,毫無疑問,恒山懸空寺在歷史悠久、建筑巧妙、佛教歷史地位等方面仍然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