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光孝寺是廣東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光孝寺是廣東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靠近景輝路。光孝寺最初被稱為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被稱為五園寺,唐代被稱為乾明法寺,南漢五代被稱為乾恒寺,北宋被稱為萬壽寺,南宋被稱為報恩光孝寺。不久之后,它被改名為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規模雄偉,是嶺南叢林之冠。它不僅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創造了華南建筑史上獨特的風格和流派。原有十一殿:大殿、毗盧殿、西方三圣殿、觀音殿、羅漢殿、六祖殿、伽藍殿、韋陀殿、天王殿、悉達太子殿、輪藏殿;六堂:戒堂、風旗堂、客廳、禪堂、檀越堂、十賢堂;三樓:睡佛樓、鐘樓、鼓樓。寺廟因歷史變遷而遭到幾次破壞。1987年實施宗教政策,將光孝寺歸還佛教界。經過十年的努力,光孝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伽藍殿、六祖殿、睡佛樓、洗碗泉、東西塔、大悲樓(建于公元826年)、痙攣塔等建筑和歷代碑文物。
大雄寶殿
大殿神龕供奉華嚴三圣:中間的佛像高5米多,是世界領袖釋迦牟尼如來佛。我看見他結蜘蛛摔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舉起,曲指環形,正在向眾生說話;迦葉尊和阿難尊站在他兩邊;釋迦牟尼兩邊的兩個菩薩,左邊是文殊師利,也叫大愿菩薩,右邊是普賢,也叫大行菩薩。這兩尊佛像被稱為華嚴三圣,不同于其他供奉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三身佛(法身佛、應身佛、報身佛)和三方佛的佛。令人驚訝的是,1950年,大佛腹部發現了一批羅漢木雕。經研究,它們都是唐代的木雕。這些珍貴的木雕已經收藏在博物館里,成為唐代罕見的文物。[6]
睡佛殿
睡佛殿位于大雄寶殿西側。寺廟里的睡佛是用緬甸大理石雕刻的,長4米,重6噸。它刻有釋迦牟尼的涅槃雕像。整個睡佛頭在西南側,側臥,姿勢自然,面部表情非常平靜。據說釋迦牟尼幾乎走遍了整個印度半島,以傳播佛教。80歲時,在拘尸那伽附近的薩羅摧毀了樹下。后來,所有的臥佛都雕刻成了他沉默時的姿勢。
瘞發塔
埋發塔是一座仿制的磚塔,八角形七層,高7.8米。這是六祖惠能割發戒指后埋頭發的地方。埋發塔建于唐代,形狀非常精致。隋唐時期的這種古塔是我省乃至全國為數不多的珍貴文物之一。廣東省只有5座。除了埋葬塔,還有朝陽靈山寺的高祖塔、龍川縣佗城的正相塔、新會市龍興寺的石塔和玉臺寺的鎮山寶塔。
風幡閣
風旗閣位于埋發塔的東側,由原睡佛閣與風旗堂融為一體而得名。睡佛格為唐代建筑,原樓供奉睡佛,下藏梵經。風旗堂也建于唐代,是為紀念六祖在光孝寺的風旗辯論事跡而建的。明代重建時,兩層合一。現風旗閣有六祖、達摩的石刻像碑,一面刻六祖像,另一面刻達摩像,這是元代的碑刻。風旗閣墻上有兩幅彩畫:一幅是六現風旗辯論的事跡,另一幅是達摩東渡的故事。自古以來,達摩在印度東渡來穗,住在西來初地結庵(此質即現在的華林寺),然后住在光孝寺(訶林)講課,傳播佛教。據說光孝寺門內東側的洗碗泉是達摩洗碗的深井。
六祖堂
六祖堂建于北宋真宗年間,是為紀念六祖惠能而建的。大廳里有一座六祖惠能的雕像,是近年來雕刻的,表情平和,表情充滿智慧。六祖堂前還有一條大木魚,木魚是佛教法器之一,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扣之作聲,魚頭朝外。根據佛寺的規定,只有十方叢林才能將魚頭朝外,這說明光孝寺的地位很高。木魚是和尚念經時碰撞的法器。而且因為魚日夜都不會閉上眼睛,所以專門用它來眾僧,白天黑夜都不要忘記修行,才能以至于道。
東西鐵塔
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還有兩座塔,這是南漢國在廣州留下的古跡。南漢大寶六年(963年)清末,西鐵塔倒塌壓碎四層,現剩三層。南漢大寶十年(967年)建造的東鐵塔,高7.69米,共七層。這座塔的底座上有盤龍圖案和蓮花寶塔,鑄造非常精細,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鐵塔。據史書記載,清朝乾隆年間,這座塔上還有一千尊貼金的小佛像,因此又稱涂金千佛塔。
1961年,廣州光孝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