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又稱塔爾寺,成立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它被命名為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叫本賢巴林,意思是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黃中縣魯沙爾鎮的彌勒寺。
塔爾寺有1000多座大小建筑,如大金瓦寺、小金瓦寺、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筑1000多座庭院,4500多座寺廟和尚,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宿舍、喇嘛居住的建筑和庭院相得益彰,自古以來就是黃教中心和佛教圣地。寺廟的建筑涵蓋了漢宮和藏族平頂的風格,將漢族三檐歇山風格與藏族屋檐下的鞭麻墻、中間鑲嵌時輪金剛梵文咒、銅鏡、底磚融為一體,和諧完美地形成了漢藏藝術風格的結合。塔爾寺不僅是中國喇嘛教的圣地,也是造就大量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等院校之一。寺內有四所學院:顯宗、密宗、天文和醫學。
塔爾寺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大金瓦殿位于寺廟中心,綠墻金瓦,燦爛,是寺廟的主要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牟尼殿、依釋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酥油花院、舞神舞院、活佛府、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
八寶如意塔
八寶如意塔位于寺前廣場。據說這八座塔是為了紀念佛陀釋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它的形狀差不多。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經文。每座塔的南面都有一個佛龕,里面藏著梵文。
金瓦殿
位于全寺正中的金瓦殿。藏語叫賽爾頓慶莫,意思是金瓦。建筑面積450平方米。大金瓦殿最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來在公元1711年,用1300兩塊金子和1萬多塊銀子將屋頂改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檐歇山金頂。后來,鍍金云頭和滴水蓮瓣裝飾在屋檐上下。帶寶塔和一對火焰掌的飛脊。四角配有金剛套獸和銅鈴。底層為硫玻璃磚墻,二層為側麻墻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寶鏡前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內懸掛乾隆皇帝賜予的金匾。牌匾的標題是"梵教法幢"。進入大金瓦殿,迎面矗立著12.5米高的大銀塔,這是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大銀塔以純銀為底座,鍍金,鑲嵌各種珠寶,用幾十層白色哈達包裹,以示高貴。塔上有一個壁龕,里面有宗喀巴像,塔前有各種酥油燈、銀鼓號角、玉爐金樓。梁梁上布滿了窗簾、旗幟、繡佛、圍帳和陳天花藻井,層層哈達,琳瑯滿目。整座建筑莊嚴大方,雄偉壯觀。
小金瓦寺
小金瓦寺又稱護法神殿。明朝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初建。寺廟回廊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標本。據說這些動物標本象征著所有的魔鬼都被上帝征服了。殿左邊有一匹白馬標本,據說是三世達賴喇嘛從西藏拉薩騎到青海塔爾寺的。三世達賴喇嘛朝拜塔爾寺后,想去蒙古傳經說這匹白馬怎么也不肯走,便留下來,不久,馬不吃而死。后人把它當神馬,陳列供奉家神。
大經堂
大經堂是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筑,是塔爾寺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是明朝萬歷三十四年初建的大型經堂,即公元1606年。這是寺廟喇嘛集中念經的地方,堂內有佛團墊,可供千余喇嘛集體打座念經。內飾非常精致,飾有黃色、紅色、綠色、藍色、白色的旗幟、窗簾和各種天花藻井;還有珍貴的大型刺繡掛佛、刺繡佛;梁檐上有藏式圖案,畫精致生動。殿內大柱包裹著龍鳳彩云的藏毯,整個經堂五彩繽紛,氣勢恢宏。
小花寺
小花寺又稱長壽佛殿,是為七世達速喇嘛念長壽經而建的,故名長壽佛殿。它形成了一個小庭院。正面是突出硫玻璃磚墻的小門,玲瓏別致。院子里種著菩提樹,樹葉茂盛,遮蔭遮陽,干凈優雅。殿內有30多座佛像,如釋迦牟尼。木雕浮雕,層層重疊,佛龕背景,木雕金。手工雕刻精致,是塔爾寺木雕藝術的結晶。它的外觀是二層檐廊重檐歇山頂,屋頂四角翹起,斗拱精致明亮,像一幅美麗的木雕畫。
九間殿
九殿又稱文殊菩薩殿,是漢式硬山頂建筑,面寬九間,深三間,面積592平方米。整個大殿以三個房間為單位,由北向南為獅子吼佛殿、文殊殿、宗喀巴殿。花寺又稱祈壽殿,建于清康熙56年(公元1717年),是一座獨立的小庭院,是兩層重檐歇山頂建筑。柱頭梁梁裝飾鳥類、動物、花卉、文紋,院墻裝飾玻璃磚雕刻。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十六羅漢、四大金剛等雕像。
大拉浪
大拉波由經典、華門和牌坊組成。它是漢藏結合的建筑。它是塔爾寺總法臺的住所。達賴和班禪曾經住在這里。居巴扎倉(密宗學院)是一座藏式平頂建筑。曼巴扎倉和丁科扎倉屬于漢藏結合建筑。根據釋迦牟尼一生的重要經驗和傳說,在寺廟前的8座如意寶塔、方形寶塔、瓶形寶塔和尖頂并列數十座寶塔。最后,有了塔爾寺。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也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在中國和東南亞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