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前世
西安是中國十三朝的古都,也是古代城市建設的典范。歷史上,這篇文章將探討西安在朝代轉型后如何重生,如何成為今天的樣子。
20世紀80年代80年代
一、先秦漢宅中國
Xi歷史悠久,文明7000多年,建城3100多年,建都1100多年。Xi歷史上有很多名字,比如豐鎬、長安、京兆、大興、奉元、Xi。20世紀50年代,在Xi東郊半坡村,6000年前出土了母系氏族社會聚落遺址,根據出土地命名為半坡遺址。
商周之際,周文王將都城從周原遷至西安西郊楓河西岸,為豐京。周武王在楓河東岸建了鎬京,被稱為豐鎬。豐鎬是世界上最早的雙子城。1963年,寶雞市出土了周武王子成王時的青銅器何尊,在何尊的銘文中發現了最早的中國作為短語。一開始,中國不是地理中心,而是文明中心。文明的制高點是中國。
豐鎬遺址規劃圖
戰國初期,秦獻公從雍城(今寶雞鳳翔)遷都橡陽(今西安東北),秦孝公在商鞅的建議下遷都咸陽。秦末農民戰爭與楚漢之爭后,漢高祖劉邦最終選擇了這里,將新都命名為長安,漢武帝在長安設立了京兆尹作為最高地方長官。
東漢實行長安、洛陽、東西北京制度。經歷了漢末李玨、郭思之亂和十六國北朝戰爭,城市規模遠不如以前。直到新一代統一皇帝隋文帝楊堅建設大興城,西安終于迎來了最輝煌的時代。
二、隋唐版坊市
唐高祖李淵成立后,重新劃分大興縣和長安縣,將大興縣改為萬年縣,意為萬年長安。新長安城占地84平方公里,人口高達100萬。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300多個國家的使者、商人和國際學生。
修復長安護城河
根據考古挖掘,唐代長安外郭城墻為夯土墻,平均高度約5米,城墻基礎寬度約9-12米,總長度近33公里,堆疊,逐漸增加,城門上有磚。版筑法由兩塊木板夾住,板外用木柱支撐,然后在兩塊板之間填土,用杵搗固,最后拆除木柱。完查完成后,方法是向墻上射箭。如果箭頭能射進城墻,則不合格,主管官員將受到嚴厲懲罰。
唐長安實行嚴格的中軸對稱和坊市制度。外城區東西至14街,南北至11街,外郭城分為108個坊。
大明宮遺址公園
長安城的宮墻遠高于外城墻。根據《元和縣圖志》、《唐六典》、《長安志》、《唐兩京城坊考試》等書中的記載和考古挖掘報告,位于南宮墻的建福門東西寬35米,南門長約17米,有三條門道。大明宮包括元殿南丹鳳門400多步,東西廣500步,殿前玉階三級,每級引出一頭。考古挖掘表明,殿內兩列內柱間距9.7米,與相鄰前后檐柱相距9.2米,形成13間寬5間深。可以推算,1400年前,含元殿東西長60多米,南北寬40多米。
三、明清青磚灰瓦
公元904年,軍閥朱文帶著唐昭宗遷都洛陽,拆除長安所有房屋,沿河運送磚木材料至洛陽。友國軍節使韓健改造了長安城,被稱為新城,但新城面積僅5.2平方公里,是原長安城面積的16分之一。宋金時期是陜西路京兆府,元代是川陜省奉元路。
明代朱元璋北伐,封次子朱賢為秦王。作為藩王之首,明秦王府的遺址仍然保留在今天的陜西省政府的東南兩側,并將元路改為西安府進行大規模改造。然而,只有明城墻的西南角位于唐代皇城的原始位置。東、西、南、北的四城門分別命名為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每個門樓都由門樓、箭樓和正樓組成。為今天的西安城奠定了基礎。
城樓布局
明代是磚石結構全面推廣的時代。明穆宗隆慶兩年(1568年),在陜西巡撫的主持下,外墻和頂墻整體砌成灰磚,長14公里的城墻共用磚2600萬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遠著名大臣重新修繕,外墻斜度統一為5度,保證雨水快速流入水槽。
1645年,清軍攻下西安后,將明秦王府改為八旗教場,在鐘樓北至安遠門、東至長樂門筑起城墻,將西安東北角劃為滿城,東南增設南城,其余為漢城。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時,革命軍炸開東墻進入滿城,拆除滿城西南墻,將滿城改為新城,即今天西安新城的由來,并將城墻洞命名為中山門,紀念陜西辛亥革命的勝利。
長安城的輝煌體現了中國古人勤勞、智慧、自信、包容的偉大品質。全盛時期的長安,除了慈恩寺(大雁塔所在地)、推薦福寺(小雁塔所在地)等眾多佛教寺廟外,還有清真寺、瑣羅亞寺(拜火教)、波斯胡寺(景教,即基督教異端聶斯脫里派)等眾多建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現藏在西安碑林中,記載了唐太宗降旨允許景教在中國傳播的史事。直到今天,除了佛教和道教遺跡外,西安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具有文化內涵的建筑,如大清真寺、南城清真寺、藏傳佛教廣仁寺等。今天,西安還建成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興慶宮公園、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西博物館等主題博物館。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一直是后來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