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避暑,所謂七月流火?
每年的七月和八月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在這個時候,有些人會很高興有空調。古人沒有空調怎么避暑?所謂七月流火,我相信古代的夏天和現在一樣炎熱。那么,古人在建造古建筑時如何避暑呢?
據了解,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是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續天津縣志》記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意思是五月(相當于今天的七月)天氣特別熱,土石燒焦,很多人熱死。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于炎熱。那一年有多熱?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代氣候專家研究,1743年7月20日至25日,華北地區下午氣溫均高于40日℃。7月25日最熱,氣溫高達44.4℃!
古人的智慧難以想象,古建筑中隱藏著許多避暑妙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臨時建筑從唐朝延續到民國
涼棚已經出現在唐代,在清朝和中華民國的北京很流行。老北京常說天棚浴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女孩,這意味著富裕家庭應該雇人在院子里搭涼棚避暑。
亭子的制作方法是用竹子做骨架,用墊子做屋頂,在屋檐上或院子里蓋一個高遮陽板,覆蓋屋頂和院子,防止夏天的陽光直接照射到墻上,使外墻不容易干燥,院子里的地面不會很快升溫。
為了不影響采光,古人發明了活動的屋頂,即將整個墊子切成許多矩形的小塊,每個墊子的邊緣都綁著長繩子,陽光最強,墊子完全覆蓋,直到早上或黃昏,輕輕拉繩子,墊子自動打開,光線和涼風可以進來。
大明宮里的含涼殿
大明宮的太液池,又稱蓬萊池,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園。它位于大明宮內庭的中心。涼殿是大明宮太液池南岸的一組宮殿建筑。涼殿建在水上,夏天涼爽宜人。
唐代詩人張仲索寫了一首詩《宮中樂》:紅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臺殿小光凝結,描述了涼殿避暑的場景。選址時,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從而減少熱量的傳入,達到降溫的效果。
同時,涼爽的大廳也通過機械裝置實現了制冷效果。當時,風扇不是利用電能,而是利用水力制造動能,驅動風扇葉片的旋轉,風扇吹冷水,形成空調。
宮殿跨河而建,在宮殿的后坡,一輛巨大的水車不斷將冷空氣吹入宮殿,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此外,大明宮的四個屋檐還安裝了水管。冷水在屋檐周圍循環,四周有水滴,形成水簾。室內溫度自然下降,降溫效果極佳,達到了座椅內含凍的制冷效果,成為當時的空調亭。
建筑規范中的避暑智慧
明朝以后的建筑規制是:檐步五舉,飛椽三五舉;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拖架。這種簡單的建筑法式,里面有很大的奧秘。
當時,人們已經善于利用冬夏陰影的角度來設計屋檐的角度。宮殿的北房子有這個角度的屋檐,可以在夏至前后遮陽;冬至前后,陽光充足,使房間有冬暖夏涼的感覺。
在柴海燕和王克陵所在的《先秦漢唐時期的避暑生活》一文中,各國在春秋時期建造了一個特殊的冰室。《越絕書》說,吳國都城夏季狩獵休息時有冰室。·《吳太伯家族》還提到,吳國宮內有藏食窟。漢武帝時期,甘泉宮內設有甘泉、冰室降溫設施。
除了設計,我們的祖先也會做一些小心的機器。在唐朝,宮殿里有一個特殊的避暑宮,叫做涼爽的宮殿。涼爽的大廳建在水上,大廳里安裝了機械傳動的制冷設備。該設備采用冷水循環法,用風扇輪旋轉,產生風,將水冷空氣送入大廳。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到屋頂,讓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發冷空氣,達到夏季的目的。
《唐語林》卷4記載:玄宗起殿……時毒方非常。上在涼殿,座后水激扇車,風獵裙……四角積水簾飛揚,座內含凍。由此可見,該制冷設備采用天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
張仲素的《宮中樂》詩云:甘泉將避暑,臺殿水光凝結。是對涼殿消暑的贊譽。
乾隆年間,一些能工巧匠在圓明園內,設計安裝了一套名叫“水上明瑟”的機械裝置。它其實是一臺用水力驅動、帶動葉翅旋轉的風扇。很像現在的電風扇,只不過,是水動的。
還記得《后妃入宮》里夏天在房間里放冰山的場景嗎?是的,這個細節有歷史依據。唐代,楊國忠是貴族,他在冰山上度暑假。《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的孩子們,每到伏中,都會拿著大冰把工匠做成山。他們被宴會包圍著。雖然乘客們喝酒,但他們有自己的寒意。
如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展品中,還有一種古老的冷空調供游客參觀。這是一個方形的木槽,鑲嵌著金屬,下端有一個洞來消除冰融化。該冰箱的主要功能不是新鮮食品,而是吸收熱量,以降低室溫。它可容納約1立方米的冰,具有良好的吸熱效果。
此外,還有一種供御膳室使用的冰箱。就是在容冰器里做一個內膽,被冰包圍,把食物放在膽里保鮮。
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銅冰鑒,是證明戰國時期用冰習俗的重要文物。這種冰鑒用于重要的祭祀或宴請重要的客人。蓋內刻有曾侯乙的最后一個角色。方鑒和方尊福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冰可以放在夏天的冷食中,木炭可以放在冬天的熱食中。它不僅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人工制冰前,古人用冰靠上帝。是的,冬天收冰,夏天拿出來用就這么簡單。
藏冰在中國古代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傳統至少從西周開始就存在。此外,采冰、藏冰和用冰已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最早關于藏冰的記載來自《周禮》·天官: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開開始治療。凡是外面的飲食羞澀。所有的酒都是一樣的。祭祀共(供)其冰鑒。客人共用冰……這里的三其凌,即夏季用冰數的三倍封藏。凌人一職,管理人員近百人,已有系統管理。
古人在取冰和開冰窖時遵循一定的時間和儀式。例如,我們應該祭祀水神,因為水神仍然是黑色的,所以我們應該使用黑色牲畜和黑色食物作為供應。取冰時,還應在冰室設置桃樹弓和棘箭來辟邪。
取冰后,它被收集起來。我們不知道3000年前的氣候,但夏天很熱,這是肯定的。通過物理方法粗暴地保存冰似乎有點令人難以置信。事實上,藏冰確實取決于天空。長江以南地區氣溫暖,很少有大規模藏冰的記錄。
西周時期的冰庫建在地表下層,用磚石、陶片等砌封,或用火燒硬四壁,因此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
當時,冰庫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了。1976年,考古學家在陜西省秦國雍城的故鄉發現了一個秦國凌陰,容量可達190立方米。為了保持冰藏的質量,冰庫應定期維護。《周禮》記載:春習,夏季冰,秋季刷。也就是說,古人在冬季藏冰,春季開始使用冰庫,秋季刷裝修,以便冬季儲存新冰。
你還記得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寫的西夏宮冰窖嗎?隋唐時期,人們發明了深井儲冰法,大大延長了天然冰塊的儲存期。當時,人們利用鉆井技術在地下鉆一口深旱井,規制在8丈深以下,然后將冰倒入井中,密封井口。
這是充分利用地下深處溫度遠低于地表的條件。夏天開始的時候,冰就像新的一樣。由于唐代冰庫多采用井藏法,唐代人稱冰庫為冰井。
明清時期的冰庫被稱為冰窖。冰窖也建在地下,四面用磚石建造。部分冰窖還涂有泥、草、棉絮或爐渣,進一步提高了冰窖的保溫能力。
冰窖是首都最大的,皇家冰窖是最大的。此外,許多小型冰窖也建在民間,還有專門從事儲冰和賣冰的冰戶。這大大增加了冰庫的數量。
以上是關于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來避暑的整理。我希望它能幫助你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