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窯洞-中國北方特色民居古建筑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歷史背景和傳統信仰千差萬別,孕育了中國各種地方文化。不同地區的人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山地情況和當地材料,衍生出獨特的民居建筑形態。
這些獨特的民居是中華民族建筑藝術的瑰寶。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是下沉的洞穴。
黃土高原洞穴歷史悠久。洞穴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和冬暖夏涼的節能節地而聞名于世。下沉式洞穴因其原始的生態理念和獨特的中國傳統庭院空間而受到中外學者的稱贊。
根據結構模式,窯洞可分為懸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其中,下沉式窯洞是最獨特的,是在相對平坦開闊的黃土地上挖掘的方形坑形成庭院。
地下洞穴(下沉式洞穴),又稱天井窯、坑、地陰院、洞子院等。,是世界上罕見的建筑形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觀。主要分布在豫西(河南)、隴東(甘肅)、晉南(山西)、陜北(陜西)。
建筑營造
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這是進入下沉式窯洞建筑民居的奇特體驗,進村看不到房子,只看到院子里伸出的樹梢。
下沉式洞穴是一種古老的原始建筑,屬于減法建筑的負建筑形式。它的建筑技能更加復雜,反映了古人的卓越智慧。坑庭院的建筑技術包括完整的設計規范、設計模型和技術公式,其中大部分與現代建筑的概念一致。
如果按照廟院不正的原則,坑院的方向要略偏;為了體現尊卑秩序,主要位置要高,公式是:地勢上高下低,天井上寬下窄,主窯為九五窯(主窯高九尺五尺,寬九尺),其他為八五窯(高八尺五尺,寬八尺)。
為解決通風采光,窯洞要前高后低、前寬后窄,安裝要“撲門仰窗”;建筑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長五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過其數值和尺度控制,保證各建筑部位與人體活動需要的空間協調平衡等等。
下沉式洞穴的建設,首先在平坦的黃土地面上挖一個邊長10-12米的方形或矩形坑,深6-7米,根據地區和土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然而,很少有村莊的庭院有不同的深度,這與當地農民的慣例和照顧鄰居的心理平衡有關。
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幾個洞,在窯里開幾個洞,到處都不統一。庭院內的窯分為主窯、副窯、廚窯、牲口窯、糧窯、柴草窯、門通道窯等功能。
迎門的主窯相當于地面平房四合院的上房,是家庭中年齡最高的老人;兩側的客窯根據年齡或年齡生活在年輕一代;倉儲、雜物、廁所等窯一般面向主窯的一側。
進入坑洞的路通常是在院子的偏角挖一個洞,挖成斜坡,逐漸形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供人畜進出,也可以通過人力車。
坑院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風格,文化豐富,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也是中國四大獨特的古民居建筑之一。
2011年,坑院建筑技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居住環境
有人說,下沉式洞穴是我國風水理論的起源,從而產生了四合院建筑設計規則,即封閉環繞的建筑空間有天井和水。
封閉式天井式建筑模式不需要考慮風、冰雹、雨、雪或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襲。坑院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抗震抗震,低碳建筑理念豐富。
地窯建筑除門窗外幾乎不使用建筑材料,簡單成本低。洞穴仍然是一種天然的溫度調節器,冬暖夏涼。因其綠色環保的特點,被稱為綠色建筑。
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占地過多,許多村莊開始按照退房還耕的要求填埋地坑,極大地破壞了民間建筑地坑。
沒有人再挖坑院,穴居坑院的人日益稀少,廢棄的窯院要么填沒,要么塌陷,難以找到過去的風貌。
近年來,隨著農村旅游的興起,傳統村莊保護意識逐漸增強,西方社會大力發展地下建筑和地下城市。古老而奇怪的住宅形式下沉的洞穴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我們需要不斷探索適合坑洞的保護模式和改造方式,為古代下沉窯洞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