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民居-南靖土樓建筑技藝
南靖土樓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造型奇特,風格獨特。公元4-14世紀,中國東南部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北方人民的大規模南遷密切相關,尤其是福建。福建土樓于11-12世紀萌芽,13-14世紀產生雛形。經過15-16世紀(明代早中期)的發展,17-20世紀上半葉(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進入成熟期。南靖土樓民居最早出現在明代,船場鎮星光村陳寧樓、龍山鎮魏浦村石書屏封都有準確的年齡。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元末明初,元人退出關外,但沿海有日本海盜和海盜,燒殺搶劫,人不聊生。許多村莊模仿衛城模式,聚集在一起土堡御衛。明朝嘉靖后,土樓開始大量建設。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和清兵在閩南拉鋸戰期間,民間建了許多土樓安生。南靖土樓的前身是唐代陳元光開張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閩南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外寇出入,小偷內訌。
南靖縣有1300多座大型土樓,享有土樓王國之稱。土樓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除了常見的圓形和方形外,還有橢圓形、五鳳形、半月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圍裙形、凸形等。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外墻土配方復雜精致。首先,其主要建筑材料必須是無雜質的細紅土,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細河砂、水田底部淤泥和舊墻泥。各種材料攪拌均勻后,用鋤頭反復加水發酵。
該工藝對土樓建設至關重要,混合泥發酵的充分性直接影響土樓建成后的使用壽命。土樓的外墻泥如發酵不到位,就會使墻體在溫度和濕度變化時產生開裂現象,威脅到土樓內住戶的安全。按比例配合的土壤稱為三合土。在特殊建筑用土壤中,還必須加入好的紅糖、散發起泡的蛋清和未見米粒的糯米湯。夯建土墻時,在泥里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大塊的山石以加固墻體,這樣夯成的土樓外墻不懼水浸,堅如磐石。
土樓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客廳,可居住200-700人,具有聚居、防盜、防震、防獸、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的特點。在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時代,聰明的客家人用這種看似原始的建筑方式建造了神秘而龐大的土樓,成就了建筑史上的奇跡。
南靖土樓建筑風格獨特,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突出。在樓址選擇上,充分考慮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在材料選擇上,強調當地材料和回收利用,采用當地豐富的土壤、木材和石材;在結構技術上,將原土夯實外墻與建筑內木結構施工同步結合,注重建筑的牢固性和生活舒適性;在整體布局上,注重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禮教與家庭平等和諧的秩序,并滿足一樓聚族使用功能要求。截至2013年,全縣共有6個土樓群落和123個單體土樓被列入國家、省、縣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兩組兩層——田螺坑土樓、河坑土樓、懷遠樓、和貴樓,是客家土樓建筑技術的杰出代表作。截至2013年,全縣共有6個土樓群落和123個單體土樓被列入國家、省、縣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兩組兩層——田螺坑土樓、河坑土樓、懷遠樓、和貴樓,是客家土樓建筑技能的杰出代表作。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兩組兩層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建筑。南京土樓不僅繼承和創新了傳統的土建工藝,而且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見證了聚居文化的傳統。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建筑的模式和材料不同,古老的夯土技術瀕臨消失。記錄、繼承和展示夯土技術具有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保護和繼承這種古老的墻體建筑技術已經不在我們身邊了。歷史記載的代表人物是第六代繼承人張阿曼,現在繼承人是第十七代和第十九代張民泰。
土樓是創造性的土建藝術杰作,巧妙地采用了山區狹窄的平地和當地土、木、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制的系統,節約環保,堅固耐用,防御性強,非常美觀的土建高層建筑類型。福建(南京)土樓是在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下,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獨特而廣泛的建筑形式的杰出代表。
建造神秘而龐大的土樓,一般要經過選址定位、開基、打石腳、行墻、獻架、出水、內外裝修等7道工序。
一、選址定位
在建造土樓之前,我們必須要求風水先生選擇位置。南京土樓大多分布在山區,如何選擇理想的生活環境至關重要。因此,土樓所在地區的風水技術非常流行。它注重有效利用自然環境,使村莊、生活和環境相協調。
選址后,應進行具體定位。以圓形建筑為例,風水先生首先要確定正門的平面位置,即門檻的中點。然后用羅盤確定建筑物的中軸線,即門檻中點與大廳后墻中點的連接,并在軸端設置楊公先生木樁,即定位木樁,以確定建筑物的位置。
二、開地基
若建造圓樓,根據基地大小和財力物力的可能、人口發展狀況所需房間的多少,確定圓樓的規模、層數、間數和半徑,再從門檻出發,沿中軸線就不難找到圓心。用繩子繞圓心畫圓并劃分開間,這樣圓樓內墻外墻的軸線均可確定。隨之依據基礎的寬度畫好基槽的灰線,也就是“放線”。
放線后,選擇良辰吉日開工挖槽,稱為開基。根據土質情況,土樓基槽一般挖至老土(硬土),深度約為0.6-2米。樓基寬度與墻腳基本相同,有的略有放寬。
三、打石腳
基槽開挖后,墊墻基,砌墻腳,稱為打石腳。墻基用大卵石砌筑,卵石面朝下,用小卵石填充縫隙。墻基砌到室外地平線后,開始砌墻腳。墻腳用河卵石或塊石干砌成,內外兩側用三合土勾縫。明初土樓一般不砌石墻腳,臺基面以上為夯土墻土墻。后來土墻外皮貼了一層小卵石墻腳,起到了防雨、防野獸拱的作用。清代以后的土樓砌石墻腳通常高0.6—1米。易發洪水地區應建在最高洪水位以上,避免土墻坍塌。
四、行墻
砌墻腳,然后用模板夯土墻,俗稱行墻。夯土墻的墻梁,稱為墻篩。模板高約40厘米,長1.5-2米,用5-7厘米厚的杉木板做成,一對模板做成的土墻俗稱版。模板末端擋板下開兩個小缺口,竹墻筋(俗稱長筋)伸出,使每一個版土墻之間都有很好的拉結。擋板上掛一鉛垂,用以檢查模板放置的垂直度。
夯土工具主要是搗杵,由硬紅白柯木(俗稱硬肚)加工而成,長約1.6米,兩端為長方錐形,下端安裝鐵套,中間收縮成圓棍,方便雙手握住夯筑。另外,用硬木制成的拍板,用于拍打壓實的土墻側面,提高土墻表面的耐水性。木制補板是填補墻面小孔洞、修復墻面的工具,而墻鏟(帶長柄的小鏟子)用于切割土墻側面鼓出的不平整部分。
土樓外墻上的木門窗在夯實時應預埋窗排。完工后,只需先挖一個小洞進行通風采光,待墻面干燥后再挖至所需尺寸,并安裝窗框。一些不立即使用的房間暫時不挖洞。
五、獻架
每夯一層土墻,都要在墻頂挖一個木龍骨槽,然后木工豎木柱架木梁,稱為獻架。
六、出水
大型土樓一般一年只建一層,三四層的土樓一般要建三四年。頂層夯土墻完工后,應放鞭炮,同一天中梁應鋪設,即完工。
夯實頂墻后,開始蓋瓦頂,稱為出水。
七、內外裝飾
土樓封頂后,內外裝修大約需要一年時間。內部裝修包括鋪筑、門窗馬面、走廊欄桿、樓梯、祖堂裝飾等。外部裝飾包括開窗洞、粉刷窗框、安木窗、門、裝飾入口、建筑牌匾和門聯、臺基和石階。建造一座大型土樓通常需要四五年的時間,甚至十多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