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畬族特色傳統民居建筑
畬族,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南方少數民族,從原住所——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往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余居住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早在唐永泰兩年(766),畬族就從福建羅源遷往浙江景寧。
唐代,生活在福建、廣東、江西交界處的少數民族,包括畬族先民,被廣泛稱為蠻、蠻僚、東蠻或東僚。南宋末年,歷史書上開始出現畬族和拳民的民族名稱。(She),意思是刀耕火種。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宣布確認畬族是具有自身特點的單一少數民族。
從那時起,她的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法定的家庭名稱。1985年4月22日,中國第一個畬族自治縣景寧畬族自治縣成立,也是中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被稱為中國畬族鄉。他們聲稱是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山有關。長期以來,她的祖先以游耕為主要生活方式,歷盡艱辛,不斷遷徙,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歷史上,畬族人過著刀耕火種、游移不定的生活。為了適應這種生活方式,他們結廬山谷,竹為籬,伐地為戶。也就是說,在山谷中建造一個簡單的山棚,被稱為草寮或草屋,用竹木作為支柱和支撐,用茅草做草簾作為瓷磚,用小竹片和蘆葦秸稈做柵欄,用木條做門窗……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來自大自然。明清以后,畬族人逐漸趨向于定居農業,也開始建設適合定居的民居建筑風格,從茅草屋土木結構民居過渡。
畬族人稱自己的房子為寮,根據建筑材料分為草寮、木寮、瓦寮等。一般來說,離縣城不遠的山區建造房屋形成村莊,主要是山坡、陽光、風和水。在村莊周圍種植松樹、楓樹、木樹、青栗子、苦竹等樹木,在自己的房子前后種植果樹或竹子,實現村口有樹擋風,屋后種樹蓄水的畬族環境觀。
畬族住宅,小則住一兩戶,大則房即村,村即房,形成大房村。古民居多為深宅大院,大廳高大寬敞。神龕和窗欞用木雕和浮雕裝飾。大門和天井用石雕裝飾,前有照墻,后有照墻。大廳、臺基和墻壁由三合土制成,兩側高于屋頂的山墻為防火墻。
畬族人建房,一般是一戶建房,戶戶幫工基本做法是先打基礎、立柱、上梁,搭好架子,再在屋頂鋪瓦,最后砌墻、建灶、鋪地、裝飾房屋。建造房屋一般不會一氣呵成,會選擇農忙時少干或不干,農閑時多干。一些關鍵環節也要遵守畬族的民俗傳統。如果要選擇黃道吉日奠基,做好房屋基礎,然后就可以開始劈料、立柱等各種施工工作。
畬族民居,從最初的選址、材料選擇、梁,到后期的裝飾,充滿了畬族歷史發展中積累的民族智慧,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近年來,民居和古村落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之一。在旅游業發展的熱潮中,許多人對古村落和古民居的向往誕生了,各種類型的村莊誕生了。回歸自然,回歸自然,這里有無盡的美景,無盡的美味,無盡的故事。幾千年來,這里的傳統一直是香的,無盡的,繼續寫著她的長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