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橋樓十里長街明珠
泉州北門橋樓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具有實用價值和觀賞功能的古代公共建筑。早在唐代,該址就有一座北樓。貞元九年(793年),泉州刺史席相繼擴建,當時著名作家歐陽詹被邀請寫一篇《北樓記》;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泉州狀元王十朋再次重建。同時,他寫了一篇文章《重建北樓記》。據此,泉州北樓有五個功能:
(1)政治上作為一種愛國忠君的教育手段。歐陽詹說:丈夫完城壯邑,有邦之本;愛君,為臣之節。王說:心碎拱北,守臣憂國。中國傳統習慣一直把北闕作為國家的象征,所以他們可能稱贊泉州北樓的建設是好的,公(席)廣斯樓也是如此。或者說郡舍老,我宜修者不是椽子,但不要急于茲樓。
(2)北樓的性質,歐陽詹被稱為郡北永的候樓。王十朋稱閩南有州,北永有樓,在軍事上起到了警匪不虞的作用。
(3)便于攀登和勝利。歐陽詹說:倚層霄于玄檻,千里之窗。王十朋說:四處看看,山川城郭之富在我們眼中,一州壯觀。都指出了它的旅游價值。
(4)作為名人的紀念建筑。王十朋稱泉州北樓和武昌南樓(黃鶴樓)為世界名樓。溫陵有北樓,猶武昌有南樓。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人,而二樓的名字是獨一無二的,必須因人而重耶?南樓以庾公(庾信)重,北樓以歐陽四門重。然而,有污人之塵,君子之恥,不如歐陽以一代文杰,聯名韓(愈)李(觀)諸公,真的足以重茲樓。”
(5)泉城地勢北高南低,緯度屬東北信風帶,常年吹東北風(泉州人稱甲毛風),尤其是秋冬。今中山路南北向,成為對流風道,行人深感不便。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橋樓可以阻止東北風勢,具有科學實用的價值。歐陽詹所謂斯郡南極,元后帝鄉在北,意思是風源來自北方,可惜現在有人不清楚。
北樓已經倒塌很久了,元朝泉州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海上交通港口,需要城市規制的代表性建筑。到元九年(1349年),泉州長官玉立重新選址,在州政府前修建了這座高大而宏偉的橋樓,命名為威遠樓(如廣州現有的鎮海樓)。他還請福州名人吳健寫了一篇文章。從此,威遠樓成為泉州海交繁榮時期的城市標志之一。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耿忠之亂被毀,立即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這座建筑被改名為橋樓,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市政府撥款修復,作為泉州歷史人物展覽室。
這座由唐代北樓、宋代和黃鶴樓共同著名的世界著名建筑,然后在元代建造了數千年的威遠大廈文物。出乎意料的是,它逃脫了文化大革命的災難,并于1969年被命令拆除。
根據天津大學建筑系與泉州市建設委員會規劃辦公室合作編制的《泉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計劃,決定恢復和重建泉州著名古建筑。為了增強民族自尊,讓海外赤子回家探親,可以重新看到古城的風格。
1986年,泉州橋樓(威遠樓)重建委員會成立,王先生為市政府和海外華人合資重建主席。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意見,新建威遠大廈在原址基礎上北移100米,形成了南廣場、北綠地的格局。
威遠大廈主樓占地732平方米,西寬35.6米,南北深16.4米,分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總高度17.45米。
在建筑方面,新樓的臺座高75厘米(±0.00)。底層是由兩個方框石墩臺和中間半圓筒石拱組成的石結構城臺,臺高6.5米。回廊由36根圓形石柱和漢式坡水屋頂組成。二樓中央大廳為七開間單檐歇山木結構屋頂,屋檐標高11.0米,中脊標高16.4米,東西兩側(樓梯間)插一個小屋檐,形成側立面重屋檐。大廳為雙曲線四坡水漢式筒瓦屋頂,大廳脊端與檐角大翹。整個立面景觀古樸宏偉。色調方面,底層為白石墻,配以仿黃楊木門窗;二樓以深紅色木隔斷為背景,襯托白石欄桿。屋頂為赭紅色的筒瓦,周圍是深綠色的垂珠掩木。閩南傳統做法完全采用屋面裝飾。
在使用方面,原土石底層的實心平臺現在利用城市平臺的腹腔空間,設置兩個面積100平方米的展廳;中間仍然是一個5米寬的拱形通道,連接周圍的走廊,成為游客休息和涼爽的地方。二樓中央展廳140平方米,約20平方米,用作辦公室和接待室。四周都有走廊,讓游客爬上望泉州的風景。
在結構面,基礎采用1:3水泥砂漿砌筑條石條形基礎。為滿足七度抗震要求,城市平臺實施了厚墻、粗柱、石拱、石板的結構方案——即在東西墩臺設置660×60cm截面的密縫石柱與周圍厚度為60cm或110cm的雙軌密縫石墻共同支撐由半圓柱形石拱、34個石拱梁和石地板組成的二層樓板。在雙軌石墻中縫,填充200號細石混凝土;夾入12cm厚、36cm寬的石板縫中?8筋用200號細石混凝土澆筑密實,使整個城市平臺連接在一起。城市平臺周圍走廊的34根石柱用于上下端中心?16不銹鋼銷連接限制柱端的平面位移。二層建筑采用古建筑木結構,木柱根部預埋不銹鋼夾板錨固。
在施工方面,在砌筑5米凈跨的石筒拱和34個石拱梁時,采用螺桿頂升、輪軌滑移的鋼模支撐方案,大大節約了模板費用和支模時間。二層木構架,則采用地面分架組裝,后用兩臺吊車抬吊就位的辦法,節約吊裝時間。
威遠大廈的重建,在外觀上,恢復了舊的外觀,在使用中,考慮到現代的需要,在施工中,傅統木材、石材工藝和現代施工手段的結合,們的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