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古城墻 保存完好的七大古城墻之一
壽縣古城墻,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建于宋代,重建于北宋熙寧時期(1068-1077年),明清時期多次修繕,歷時900多年。壽縣古城墻作為宋清古建筑,也是凝聚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結晶的標志性建筑。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墻項目。
壽縣古城墻始建于宋,自北宋熙寧年間(1068年)至南宋嘉定12年(1220年),歷時150余年,幾經反復而建成。經過15次、14次的修復和完善,終于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南宋寧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建,墻磚也常見建康許都統建字樣。明正統二年(1437年),夏六月朔日,西北風大作,巨浪沖擊,城墻坍塌798丈,泊岸6650多英尺,建筑木石一時蕩盡.淫雨已久,官廳、頡宇、營房等十壞八九。明嘉靖17年(1538年),由御史楊瞻創建,即在城墻外墻腳處建造一周高3米、寬約8米的護城御水石岸。其內口與城墻基礎相結合,外口用石頭堆砌墻沿護城河。明萬歷元年(1573年)大修。張夢蟾有記載說:壽州城下故甕涵,覆蓋泄漏市中潴水,一在城西南,地勢陡峭,靠近塞弗通,東北和西北,今存也。今存二涵,一在東北,一在西北,是磚石結構的圓柱形壩墻,被稱為月壩,與城墻等高,創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知州劉煥。清光緒十年(1884年)4月、33年3月重建,有兩個楷書石刻:崇勇障流(吳中錢祿曾題)和金湯鞏固(新安彭城孫題)。主要原因是月壩型優于平地設涵。當城外水漲高于涵洞出水口時,月壩內水平隨之升高,不能倒灌城內。
壽縣古城墻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下,古城略呈方形,棋盤布局。城墻周長7147米,高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城市面積3.65平方公里。墻基用塊石圈砌,墻中間用粘土夯實,外墻用特大青磚包裹。磚石縫均用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漿加以填灌,城墻上筑有“敵樓”和“警輔”,墻頂外沿修有“雉堞”,也就是帶垛的矮墻。東賓陽、南通飛、西定湖、北京淮等城市有四扇門。各有甕城。其中,西甕門北出,北甕門西出,東城門與甕門平行錯位,東出,南城門與甕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南出。四門外有吊橋,城外有護城河。
壽縣古城墻的特殊形狀結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墻外墻腳處設置護城石堤,二是甕城內外門交角處理,三是城涵(水關)上的月壩。
除了軍事防御,城市所處的地理環境也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這也是古城完全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明代為了加固城基,護城泊岸在墻外用石頭迭砌一周。城內北部東西兩角有一個排水涵閘,城內積水可以從城外排出。洪水季節,涵閘可自行關閉,防止外水倒入城市。涵額刻有金湯鞏固和崇永障流的標題,是壽縣古城墻的真實寫照。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圍困,展現了它的特殊功能。與此同時,今年又一次抵御了特大洪水災害,保護了壽縣人民的財產安全。
歷史典故
壽縣因其位置重要,幾千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從秦滅楚到抗日戰爭,壽縣發生了17場大規模戰爭。壽縣古城墻是壽縣歷代戰爭史上的歷史見證。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的秦晉飛水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這場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歷史典故,如鞭打斷流、圍棋賭墅、戰戰戰兢兢、草木皆兵、舔犢情深、門人、人心不足。
壽縣古城墻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墻,也是中國保存完好的七大古城墻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早一百年。它的時代上限可以提前到戰國時期,經過漢、唐、宋、明、清、民國多個時期的修復和使用,以至于今天的情況。這些科學考古發掘獲得的信息為研究當地文化和歷史變遷提供了詳細的實物資料。壽縣古城墻經過900多年的滄桑,保存至今,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