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山西古建筑柱基石的特點
山西是中國文物較多的省份之一,地上文物——古建筑、石窟寺、懸崖雕像,包括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稱為中國古建筑寶庫,本章主要基于山西古建筑的物理數(shù)據(jù),進一步分析山西古建筑柱基石的分期特點。
(一)戰(zhàn)國、秦、漢、三國時期
在此期間,山西對古建筑柱基石的實物數(shù)據(jù)掌握不足,不能隨意評價。然而,隨著山西以外石材使用的逐漸增加,石柱基礎已經(jīng)存在。
方1.4米的整石柱基出現(xiàn)在秦代。
漢代柱下的基石多為方形,雕刻粗糙(四川彭山崖墓)。孝堂山石室中立著一根八角柱,上面有一個大斗,下面有一個同形的斗。這種形狀,如倒置的魚斗,在漢代畫像磚中有很多表現(xiàn),具有巨大而強烈的外觀特征。
(二)南北朝時期兩晉
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石窟山西省太原市的天龍山石窟,大同市的云崗石窟,都顯示出石工的高超技術,無論在大規(guī)模的開鑿上或在精雕細琢的手法上,均達到一定的水平。
天龍山16窟于公元560年完成,是這一時期的最后階段。柱基石呈蓬瓣狀,前廊寬三間,八角柱位于雕刻蓮花瓣的柱基石上。
大同云崗石窟的柱基石也有其鮮明的特點。洞穴中的平柱以坐獸或覆蓮為柱基石,而兩側的角柱則采用覆盆柱基石。如果將此時的柱基石與柱體和斗子進行高度測量,大約是柱底徑的五到七倍,與漢代崖墓中相同的構件相比,更加精致。窟外室外走廊柱所用的柱基石,下作高座,疊澀形狀如須彌座,座上四角忍冬草,向上承包柱腳,草中間置飛天仙人。
在此期間,佛教傳入中國,對建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服務佛教的裝飾圖案大量出現(xiàn)。漢代流行的騎自行車、狩獵和云圖案慢慢消失。相反,它們主要是植物,如蓮花、忍冬、飛天和纏枝花。它們已成為南北朝的基本裝飾。蓮花本身作為柱基石的裝飾,是首選。蓮花是佛教的圣花。雖然它的起源來自印度,但它的蓮瓣雕刻被用于希臘的毛箭紋。以蓮花為隱喻,是佛教對民愛蓮心中的迎合,它出污泥而不染,潔身而自凈,有助于吸引信徒,弘揚佛法。南北朝蓮花的表現(xiàn)形式也豐富多彩,包括單線、雙線、寬瓣、窄瓣;有寶裝、凸面、單獨、連續(xù),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三)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石材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其雕刻技術也達到了相當熟練的水平。特別是術,在南北朝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化和改進了建筑和雕刻裝飾,創(chuàng)造了統(tǒng)一和諧的風格。
雖然太原天龍山石窟始于北齊,但隋唐時期有許多石窟,其中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的石窟是天龍山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石窟。這是隋朝少數(shù)石窟也有走廊的例子。石窟從走廊的內門,是圓形優(yōu)惠券的頂部。優(yōu)惠券表面呈尖拱形。優(yōu)惠券腳由圓柱支撐,柱腳由蹲獸支撐。這種蹲式動物柱基石是北魏和北齊以來常見的柱基石形式。
唐代的柱基石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無論是簡單的覆盆柱基石,還是雕刻蓮瓣的柱基石,整個形狀都顯得矮平。
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南禪寺正殿各柱下施素平的青石柱礎。佛光寺正殿比南禪寺正殿晚七十五年,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此殿前檐石柱下有寶裝蓮花柱礎石,其余都是素平的石柱礎。
唐代柱基石蓮瓣圖案的使用注重變化,即在寺廟內柱基雕刻蓮花的圖案類型也不一致,特別引人注目。山西省臨沂縣莊武廟發(fā)現(xiàn)了三種蓮花圖案的柱基石,有的雕刻著簡單的復合蓮花瓣蓮花,有的著蓮花瓣尖,有的盛開彎曲,形成了復雜的圖形。據(jù)記載,莊武寺成立于唐末乾符六年(879年)。雖然不能認為這些不同蓮花圖案的柱基石是同代建造的,但至少說明唐末柱基的雕刻有了新的發(fā)展。
從上面可以看出,唐代柱基石的雕刻主題在蓮花中很常見,其雕刻風格體現(xiàn)在蓮花豐富、興趣融合、裝飾造型、大膽簡化中。它符合唐代圖案的整體結構,在平衡對稱的布局中實現(xiàn)穩(wěn)定和諧,細節(jié)雕刻也具有很大的變化能力。從遠處清晰,近距離耐用,使整體和局部實現(xiàn)有機統(tǒng)一。
(四)宋、遼、金時期
在此期間,建筑領域在石材結構技術方面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宋的法國建筑有一個特殊的石材制度,其中規(guī)定柱基石有四種形式。第一,平柱基礎-平方形石;第二,覆蓋柱基礎-方形石像覆蓋盆一樣凸起;第三,鋪蓮花-雕蓮花瓣向下覆蓋盆;第四,向上覆蓋蓮花-鋪蓮花加一層向上的蓮花。
應縣木塔附階19號柱(遼代)
建造法式柱基的制度還規(guī)定,基方是柱徑的兩倍,覆盆高是基方的十分之一,盆唇厚是覆盆高的十分之一。
從山西古建筑的例子來看,宋、遼、金時期的柱基石最多為素平基礎(無復合盆),其次是復合盆基礎。一些復合盆還雕刻了蓮花、牡丹甚至鳳凰圖案。個別柱基石跳出了宋朝《創(chuàng)造法國》的相關規(guī)定,創(chuàng)造了同一時期遺物中罕見的珍寶。至于蓮花柱基石,在此期間沒有實例。
北宋天圣時期(公元10231032年),太原晉祠圣母殿重建。圣母殿每根柱下都有柱基。除了兩座山和背檐柱外,十座被砌成的墻壁中隱藏著隱藏的東西。前檐明亮,次間四柱施童柱不接觸地面,周圍其他走廊柱、前檐二角柱和前槽柱(共34根)的柱基石均暴露在外。青石雕刻,素面覆盆式,由基板、盆唇、覆盆三部分組成。底盤為方形,每面寬74-83cm,覆盆高8-13cm.5cm,與后來的宋代《法國制造》相比,底盤邊緣長度略小于柱徑的兩倍,但覆盆高度達到或高于基礎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見,雖然此時尚未頒布《法還沒有頒布,但柱基石的做法還是很講究的。鳳凰圖案雕刻在臨沂縣莊武王廟宋代柱石上,刀法精細,圖案優(yōu)美,閃耀著宋代石雕的藝術光彩。
大同上華嚴寺大雄寶殿成立于遼代,重建于金代。柱基石采用灰砂崖石制成,平整無飾,覆盆量低,覆盆量高于基板6cm,基石為方形,尺寸不同。較小的邊長120cm,較大的邊長134cm。在較大的情況下,它是柱徑的兩倍。從柱基的形狀和生產工藝來看,當時沒有嚴格的材料選擇和加工。
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金代)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建于金代皇統(tǒng)三年(公元1143年),殿內外柱底均設石柱基。檐柱、殿內后槽、兩山金柱下以料石為柱基石,柱基表面平整無裝飾,與地面平整,無覆盆和柱設置。這個殿石柱基礎的平面尺寸大多不到柱徑的兩倍。唯一不同的是,前槽金柱下設有雕刻的覆盆柱基石。基板是方形的,邊長100厘米,是柱徑的兩倍。基板上的覆盆高凸,是典型的金代作品。
蒲縣東岳廟四角柱基石,其精湛的石雕藝術令人難忘,這是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五月蒲縣郭下村石匠劉林。基板四角雕刻寶藏,盆上雕刻三條龍,從龍祝福到龍云到龍海濤,構思巧妙,圖案清晰,魚、蝦、龜、花,雕刻,曲折柔軟,渴望移動,是金代遺物中罕見的好產品。
(五)元、明、清時期
山西古建筑柱基石在元、明、清時期發(fā)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不僅具有傳遞荷載的功能,而且具有防潮的作用,而且具有美觀的效果。
山西省芮城縣永樂宮無極門(龍虎殿)的柱基石雖然沒有雕刻圖案,但在生產上還是代表了元代的風格。14根露明柱均為素覆盆柱基,柱基石見方,基徑68cm,不到柱徑的兩倍。三清殿露明柱基也采用覆盆柱基石,柱基石見方90厘米,厚8.5厘米。柱基石的直徑不到柱徑的兩倍,這表明它已經(jīng)跳出了宋代的法國制度。
襄垣文廟大成殿(元代)
在裝飾風格方面,元代柱基石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精致、整潔、復雜。這種雕刻特征顯然服務于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表達了他們的愛好和思想。另一個特點是粗放簡約,不求形式,雕刻簡潔瀟灑,這是一種民間風格。
明代柱基石種類繁多。綜上所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釋。第一種類型的特點是柱頂石上加質,柱頂石下沒有柱座和覆盆。在這一時期,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宋代質的變體。柱頂石和質多為八角形,外觀簡潔大方。這種柱基石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山西農村的民居和祠堂建筑中。這種表達方式從明初就在清代使用。另一種質的表現(xiàn)手法是八角形瓜棱形,中間有束腰,束腰底部做成覆盆式。這種柱基石可以說是用一塊石頭做的,每個部分都是連接在一起的。瓜棱的形式是從蓮瓣演變而來的,明代中期前棱角園鈍,束腰略粗,整個比例墩實有力。明末清初,棱角明顯,腰部略細,外觀趨于纖細。瓜棱上刻有卷草、如意等花卉,部分柱狀石瓜棱上部疊有多層蓮瓣形線腳。
明代柱基石的第二種特點是底部是八角形柱座,上面覆蓋著蓮花瓣,或者在柱座上放置一塊圓盤石。柱座多雕刻圭腳卷草圖案,圓盤石上雕刻蓮枝花草。明代山西柱基石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底部的方形柱頂石縮小到幾乎等于柱座的直徑,使整個柱基石由一塊石頭制成施工。
在圖案設計上,山西明代柱基石趨于定型規(guī)范,吉祥圖案盛行。圖案包括花鳥、人物、景觀、器物和天象,其中以花鳥為主,各種纏枝圖案流暢多樣。牡丹、荷花、菊花的使用有自己的特點,大多是正面、半面和側面。這種表現(xiàn)手法突出了花卉的特點。枝梗常用雙枝托花,使花朵強壯生動。
清代,山西柱基石的裝飾圖案更加精致細膩,這是前代所不及的。它只是超過了工藝和憤怒,呈現(xiàn)出一種復雜而巧妙的風格。雕刻內容和材料廣泛,素描折花鳥、纏枝、散點、折枝、錦上添花、花等常見,這一時期吉祥圖案更受歡迎,清代晚期野獸、花鳥、景觀不時出現(xiàn)在柱基石上,達到故意、吉祥的地步,圖案構思有三種基本形式,名稱諧音表達;圖案形象;個別圖案用附加文述。當然,也有少數(shù)圖案采用平衡技術,生動活潑,與當時封建統(tǒng)治階級采用的嚴謹對稱技術有明顯區(qū)別。
清代的柱基石風格在山西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有幾種柱基石,如單層、雙層和三層。單層柱基石多為鼓鏡式。這是受當時官方技術影響形成的柱基石形式,常見于寺廟建筑。民居建筑的柱基石突破了這種影響,不受限制。柱基石形式豐富多樣,如雙層柱基石,下層多為方形和八角形,底層也有用,上層多為鼓形。三層柱基石上下兩層與雙層相似,只在中層加方形、八角形石墩。
山西省解州市關帝廟的柱基石是清代最好的作品。結義園君子亭檐柱和金柱下設有青石鼓柱基礎。基石高度不相等。前檐柱基石高18.5厘米。除鼓石高14厘米外,下部雕刻有4.5厘米高的復合花瓣墩,集唐宋蓮瓣柱基礎與明清民間鼓柱基礎于一體,造型設計獨特。
君子亭兩側及后檐柱基石高11cm,只露鼓形基石。金柱柱基石高3.5厘米,只保留鼓形基石上部,類似于覆盆式柱基。關帝廟雉門的柱基石更體現(xiàn)了清代石材的高超技術和藝術水平。該建筑的柱基石設置在前后檐柱和中柱下。除中柱明間鼓柱基石外,前后檐柱基石均雕刻華麗的墩墊,柱基石高71cm,下部為束腰須彌式墩,方形,高45cm。鼓石高18cm,腹部直徑53cm,鼓石上下直徑43cm,外側雕刻鼓釘蓋,周圍雕刻各種圖案,四個正面雕刻壺、碗、盒子、罐、鋼琴、鋼琴、國際象棋、書籍、繪畫、香爐、花籃、插瓶、筆筒、水果、仙桃等。
鼓石以下的仰蓮托盤略向內收集,直徑47cm。托盤外,靠蓮花瓣在墩四角雕刻一只小石獅。小石獅躺在地上,頭朝外。獅子下面是一個方形的墩。龜腳雕刻在墩底,腰部雕刻各種立體動物形象,包括虎、象、馬、牛、羊、猴、鹿等。動物生動,靈性可見,雕刻工簡潔,圖案逼真。
綜上所述,山西古建筑柱的形狀和結構是不同的,不同的,繼承,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不同的變化,展示了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掌握規(guī)律,是我們理解和區(qū)分古建筑,繼承藝術技術成就的歷史積累。